新华社南京11月14日电(记者 孙彬)记者14日从江苏省环保厅获悉,2011年度太湖水污染及蓝藻监测预警从4月1日启动,历时7个月,至10月31日结束。监测评估结果表明,太湖今年已安全度过盛夏。
据介绍,7个月内,江苏省环保部门累计出动监测人员2万多人次,获取63.7万个有效监测数据,解译卫星图片428张。根据要求,上报国家各类监测分析数据1.5万余个,为确保太湖安全度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4月份开始,太湖周边地区气温上升,太湖蓝藻易于生长,防控任务较重。环保部门加强对太湖水质和藻情的预警监测,监测点位和监测频次也大量增加,太湖的应急预警监测则进入全天候常态化。设在饮用水源地内的自动监测仪,全天候对源水水质各项指标进行实时检测。除自动监测外,环保监测人员每天都会前往水源地取样,并将水样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对水源地水质的检测项目多达109项。
同时,环保部门还设立了21处藻类观测点,每天定点、定时严密监视太湖重点水域的藻类情况。同时,环保部门还在龙头渚、沙渚、闾江口等沿湖地区设置了13个视频观测点,并安排专人通过监控系统进行远程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