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10月31日电(记者张桂林)日前,来自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大学的专家和国内部分高校学者齐聚三峡重庆库区,进行三峡湿地保护与生态友好型利用研讨,并与重庆市开县签署系列协议,合作开展三峡库区湿地研究和保护工作。
记者从重庆三峡水库管理局获悉,日前在开县召开的三峡水库湿地保护与生态友好型利用国际研讨会,主要围绕如何保护三峡水库消落带湿地,修复湿地生态系统;如何进行消落带湿地生态友好型利用;如何建立消落带湿地可持续利用的管理政策和机制;如何治理库区消落带面临的污染、控制水质富营养化、确保水质安全等科研项目进行探讨,并达成了诸多共识。
参会的国内外高校还将与开县合作开展湿地研究、保护。其中,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市高校GIS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签署协议,在开县建立三峡库区澎溪河湿地科学实验站;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重庆大学签署共建“三峡库区湿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合作协议;与华东师范大学签署中美绿色合作伙伴(湿地研究)合作备忘录,同意将开县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作为中方成员单位的水库消落带湿地恢复生态工程基地加入《中美绿色合作伙伴(湿地研究)》,共同参与中美湿地合作研究事项。
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是一种新的类型湿地,其演变趋势对三峡水库生态安全和安全运行影响重大。开县澎溪河消落带湿地则是三峡水库175米蓄水后面积最大、表现最典型的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