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湖北宜昌10月30日电(记者 刘紫凌、冯国栋)30日凌晨,三峡水库水位最高时一度涨至174.99米,距175米试验性蓄水目标仅剩1厘米。有关部门预计,三峡枢纽最快将在11月1日完成175米试验性蓄水。
30日上午实时水情显示,长江上游来水约8000立方米/秒,三峡枢纽下泄流量从凌晨的6000立方米/秒左右增至目前的8000立方米/秒左右,与来水量基本持平。由于增大下泄,三峡水库水位在冲高后略有回落,基本保持在174.9米附近,三峡大坝上下游水位落差增至110米以上。
记者从三峡枢纽调度部门了解到,出于电网需求和航运安全的考虑,三峡枢纽通常采取夜间减少下泄,白天增大下泄的方式蓄水,因此夜间水位涨幅较为明显。
175米试验性蓄水对于三峡枢纽意义重大。蓄水到175米,三峡枢纽可全面发挥防洪、通航、发电、补水和抗旱等各项效益。同时,蓄水也是对三峡枢纽建筑物、电站机组、库区地质等各方面的一项综合检验,因此称为“试验性”蓄水。今年是三峡工程175米试验性蓄水的第4年。去年三峡枢纽首次实现175米蓄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