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10月13日电(记者 阿依努尔)随着农牧区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新疆农村地区中小学校舍闲置问题日益凸显。为此,新疆决定采取校舍改造、闲置校舍“再利用”等多项举措,力争于2012年底前全力“盘活”农村中小学闲置校舍。
据自治区教育厅基教处介绍,因新疆农牧区现代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不少农村中小学校(含教学点)因生源明显下降及布局调整等原因被撤并,导致农村中小学校舍闲置问题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一难题,新疆计划自今年起,利用2年时间,通过将农村中小学闲置校园、校舍改扩建成幼儿园和农村教师周转宿舍;或建设农村学校少年宫、农村文化技术学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使用技术推广活动等方式,全力“盘活”农村中小学闲置校舍资产,以保证教育资产得到最佳利用、教育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与此同时,新疆要求各地州对年久失修、建筑结构简易并经有关资质部门坚定确认为D级危房的闲置校园,报同级财政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后立即拆除,并办理固定资产报废核销手续。而必须保留但目前尚无力投资建设的闲置校园土地,要作为教育发展预留用地并予以保留。
此外,新疆还作出规定,要求各地州在综合利用闲置校舍时,必须履行相关审批程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处置。同时,对于产权明晰、手续齐全的闲置校舍现行予以利用;对于长期归教育部门使用,但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土地、房屋等产权手续不完整的闲置校舍,应明确产权,完善手续,优先用于教育事业发展。
新疆现有闲置校园校舍的农村中小学1660所,其中教学点774所,小学796所,初中(九年一贯制)90所。闲置校园面积达1773.5万平方米,闲置校舍面积达107.9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