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三江源地区草地产草量明显提高 生态功能渐恢复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1年09月06日 15时05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西宁9月6日电(记者 张进林、何伟)日前,在位于三江源核心区的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麦秀镇龙藏村,58岁的藏族村民三智加将自家种植的燕麦编成辫子,以便储藏作为牲畜冬天饲草料。

    “这几年我家的草场是越来越好,再加上种的一些饲草料,能够保证30头(只)牛羊食用。”三智加说,今年家里会有一些牛羊出栏,可以满足家里的各种花销。

    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同时这一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由于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过去几十年该地区草地呈全面退化趋势,其治理和恢复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青海省生态办公室兼三江源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李晓南介绍,2005年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获国家批准,规划投资75亿元,是我国最大的生态保护项目。工程涉及退牧还草、禁牧减畜、黑土滩治理和人工增雨等多个项目,其重点是修复项目区退化草场和高原植被。经过数年的努力,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增草效果明显。

    监测表明,2010年与2005年相比,三江源区植被平均覆盖度提高了3.08个百分点。从空间分布来看,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源和长江源重点工程实施区,其提高幅度多在10个百分点以上。而且,三江源区高覆盖度草地面积正逐步扩大。

    “三江源地区草地产草量明显提高,草地生态功能逐渐恢复。”李晓南说。

    三江源生态监测组专家指出,近年来气温上升和降水量的增加以及人工降雨等,为三江源区草地保持和恢复提供了自然条件;同时大幅度减畜工作也使得该地区草地压力减小。

 
 
 相关链接
· 青海省常务会议听取三江源保护区规划调整汇报等
· 青海省投入6355万元在三江源实施公益性林业保护
· 8月19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成立
· 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效
· 青海三江源、可可西里两大保护区联手保护藏羚羊
· 青海“三江源”全部完成生态移民工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