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重民生 促转型 合作共赢—江苏新一轮援疆创新路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1年08月28日 15时40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京8月28日电(记者冯诚、徐机玲、凌军辉)从单一的“送票子”“交钥匙”,转向“输血”与“造血”并重,增强内生动力,实现合作共赢,江苏新一轮援疆热潮正在天山南北激情涌动。记者近日赴新疆采访,在江苏对口支援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访农家、进学校、走企业,所见所闻,令人感奋。

    民生优先,“安居”更“乐业”

    走进新疆伊宁县吐鲁番于孜乡,只见一座座红顶白墙的农家院舍,掩映在一排排苍翠挺拔的白杨树下;宽达6米的水泥村道,连结着一个个漂亮、整洁的农牧民村落,一派生机勃勃的新农村美景。

    “去年3月,一场特大雨雪灾害把家里的土坯房全压塌了,是江苏的援建人员帮我们盖起了砖木新房,还翻修了牛圈、鸡舍。”维吾尔族村民夏地艳姆一边喂牛,一边告诉记者,家里的四间新房有105平方米,厨房、卫生间、沼气池一应俱全,还添置了电视机、冰箱等家电。如今,丈夫向江苏建筑队学了手艺,在外帮人盖房子,自己在家搞副业,“现在日子好过了,来年打算买台电脑,让孩子学好知识、建设家乡!”

    于孜乡党委书记张连海说,去年那场雪灾,全乡80%的房子毁损,农作物被淹,大批牛羊冻死,许多农牧民生活陷入困境。对口支援伊宁县的江苏南通市迅速启动援建方案,支援了3000万元,还派出建筑技术人员,为于孜乡高标准规划建设新家园。一年间,全乡1819户灾民全部在原地重建了新房。“援建人员还向村民传授建筑技术,帮乡里引进新型建材企业,促进了就业和经济发展。”

    “与以往相比,今年全面开展的新一轮对口援疆,是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的全面援疆。”江苏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州前方指挥部总指挥于青山说,坚持规划引领,突出民生优先,江苏今年筹措的15.64亿元援疆资金,七成投入了民生工程。已在伊犁州8县2市全面开工建设的100个援疆项目中,涉及民生类项目有81个,包括安居富民、兴牧定居、危房改造等城乡住房建设项目占1/3,受益人群达26574户。

    记者走访时看到,借鉴江苏建设新农村的经验,许多农牧民安居房建设与庭院经济、养殖小区和发展设施农业、饮用水安全工程相结合,让农牧民既“安居”更“乐业”。

    在霍城县兰干乡梁三宫村,江苏援建的1200亩滴灌葡萄园里,网状的水管定时定量滴灌补水,葡萄藤依附水泥架长势喜人,套种的西瓜已开始丰收。霍城县常务副县长孙志红说,以传统方式种小麦、西瓜,每亩收益最多1000元,现在采用滴灌、套种方式,每亩收益能达到3000元,等3年后葡萄进入成熟期,每亩收益还能翻一番。

    产业援疆,共促转型增活力

    八月的新疆,瓜果飘香。比甜美瓜果更诱人的是,江苏“百企千亿”援疆项目,在对口支援地区激发起的产业转型动力和经济发展活力。

    “组织实施产业援疆,是增强受援地的自我发展能力,也是优化江苏生产力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江苏省经信委主任陈震宁在克州、伊犁州两地举行的“百企千亿”援疆项目签约仪式上说,建立苏疆两地产业转移机制,促进了双方的交流合作,这次由江苏100家企业签约的111个援疆项目,总投资达1264亿元,全部达产后可新增营业收入近1300亿元,新增税收超100亿元。

    “实现‘输血’与‘造血’双轮驱动,江苏产业援疆是帮到点子上,助在根本处。”克州州委书记曾存向江苏企业家介绍情况时说,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是当前改善民生最有效的措施。江苏通过产业援疆在克州建立了“昆山--阿图什工业园区”“常州新北区--乌恰工业园区”等产业基地,扩大了就业群体,提升了当地工业化水平,拓宽了富民路径。

    头顶骄阳,记者随同赴疆考察、签约的江苏企业家进园区、访企业,感受着他们高涨的援疆热情。“新疆的地缘优势和‘个性资源’令人怦然心动,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苏州鹏云集团董事长王立占欣喜地说,这次企业投资8亿元兴建的劳尔斯国际贸易中心,位于我国西北边境最大的公路口岸,直接面对拥有3亿人口的中亚市场,企业对在这里的发展充满信心。

    陈震宁表示,由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百企千亿”援疆项目,既有农产品加工、纺织、化工、机械等传统产业,也有太阳能光伏、风电装备制造、软件信息服务和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其中,投资180亿元开发的多晶硅等太阳能电池组件、投资25亿元建设的徐工新疆装备制造业基地、投资15亿元建设的霍尔果斯保税物流中心等一批高起点、上规模的项目,将加快受援地区产业升级和对外开放的步伐。

    与产业援疆同时推进的教育援疆,为受援地区经济转型提供了人才支撑。

    投资4000万元援建的霍城县江苏职业技术学校,9月份将招收首批机电、汽修、焊接等6个专业的学生。据校方向记者介绍,这所职校的在校生规模可达到2000人左右,每年还能短期培训1万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为周边企业“订单式”培养专业人才。

    合作共赢,构建长效援疆机制

    8月3日,江苏省政府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在乌鲁木齐签署了《关于深化两地清洁能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商定,依托新疆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江苏雄厚的产业实力,在对口支援的伊犁州投资建设清洁能源基地。计划到2020年,总投资1800亿元,建成年产26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形成年产1亿吨煤炭生产能力。

    由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省长李学勇率领的江苏党政代表团参加了签约仪式。罗志军在会上表示,全面实施对口援疆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江苏和新疆分别位于我国境内新亚欧大陆桥的东西两端,在发展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新一轮援疆应着力建立对口支援的长效机制,坚持以支援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是推动对口援疆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受资源所困赴疆创业发展的徐矿集团董事长皇新海对记者说,将新疆独具的资源、政策优势与企业自身的产业优势相结合,徐矿集团建成了南疆第一个大型现代化矿井,重组改造了30个小煤矿,还参与了电厂、铁路、水库、煤炭装备制造基地建设。正是看好产业援疆的广阔前景,企业新近启动建设总投资280亿元的煤制天然气及配套煤矿建设项目。

    深化合作、创新机制,江苏对口援疆工作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位于北疆边陲的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是江苏新一轮援疆的重点。记者在这里看到,原本一片荒芜的土地上,数十台大型工程机械正在紧张作业。一派繁忙的工地上,“苏新中心”“东部产业转移园”的厂房、仓储和商务楼已现雏形。

    来自苏州工业园区的援疆干部、霍尔果斯特区管委会主任吴宏说,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管理、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招商的“苏州速度”,已吸引苏新置业、新兴集团、庆华集团等10家企业的13个项目入驻开发区,总投资178亿元。自年初启动的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区总体规划已初步编制完成,“我们要把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和当地实际结合起来,在新疆再造一个经济新引擎。”

 
 
 相关链接
· 江苏对口援藏援疆工作会召开 罗志军出席并讲话
· 第七批439名国家机关、中央企业援疆干部抵疆
· 袁纯清强调:扎实推进对口援疆 加强晋疆交流合作
· 水利部:全面完成好水利干部援疆、人才援疆任务
· 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第七批援疆干部人才抵达乌鲁木齐
· 第七批援疆干部人才8月25日启程飞赴乌鲁木齐市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