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8月28日电(记者 管建涛)中国最大“粮仓”黑龙江省近年来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增加高产作物种植面积,挖掘粮食增产潜力。据黑龙江省农情最新统计,今年这个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继续稳定在两亿亩左右,水稻、玉米两大高产作物种植面积比上年新增1564万亩,为粮食生产再夺丰收奠定了基础。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战略粮仓。2010年,这个省粮食总产达到1002.6亿斤,连续7年获得大丰收。但农业基础薄弱、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仍然没有根本改变。
为确保粮食市场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在耕地总面积有限的情况下,黑龙江省提出今后粮食增产的主攻方向是提高单产,将粮食产量稳定在千亿斤水平,并力争每年有所增加。为此,黑龙江省努力调整种植结构,增加高产作物种植面积。
农业专家介绍说,随着玉米和水稻两大高产作物价格持续走高,同大豆的效益比逐渐拉大,农民主动调整种植结构、种植水稻和玉米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由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一些可以在高纬度地区种植的玉米种子被研发出来,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地区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同时,黑龙江省加大旱田改水田的力度,组织实施5000万亩水田工程建设,进一步扩大水田面积。
据黑龙江省农情最新统计,今年这个省玉米和水稻两大高产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增加,玉米种植面积达到8724万亩,水稻达到5151万亩,两大高产作物种植面积创下1.38亿亩的记录,比上年增加1564万亩。
有关专家介绍说,玉米、水稻等高产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将为粮食再获丰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