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7月5日电(记者 仇逸)让孩子在课业压力中抽身出来“动”起来,上海市委、市政府4日召开上海市学生健康促进大会,把增进学生健康素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通过实施学生健康促进工程,深入推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让健康成为学生终身财富。
上海计划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促使青少年学生基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及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超重、肥胖、视力不良检出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明显提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综合评价成绩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为达到这一目标,上海将实施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行动计划等,推进学校阳光体育与体教结合,推进学校卫生与“医教结合”,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及干预,促进学校生命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加大力度建设学校体育、卫生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健康促进基础设施等。例如在“医教结合”中通过教育与卫生部门机构的紧密合作,上海将为4岁到6岁幼儿和中小学生每年开展一次健康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开展个体和群体评价等。
记者还了解到,上海计划推出有效举措,严格确保学生在校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中小学每个年级每周安排3节体育课时、2节体育活动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安排1节体育活动课;上海市教委也计划在举行每年1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测活动的基础上,公告全市各高校和区县《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情况与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