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尽了一份力
——访农业部长韩长赋

6月27日,在意大利罗马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中国厅,中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正在罗马出席粮农组织大会第37届会议的韩长赋表示,中国在保障自身粮食供给的同时,为世界的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他希望在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出现恶化的局面下,国际社会能携手合作、应对挑战。新华社记者 王庆钦 摄
新华社罗马6月27日电(记者王昀加 宋建 王庆钦)正在罗马出席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第37届会议的中国农业部长韩长赋27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在保障自身粮食供给的同时,为世界的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他希望在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出现恶化的局面下,国际社会能携手合作、应对挑战。
韩长赋告诉记者,近年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能源危机、粮食危机、金融危机等问题交替出现,世界饥饿人口快速增加,去年以来全球粮价大幅上涨,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恶化,粮食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全球粮食生产增长跟不上需求的增长,粮食供求关系偏紧是粮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韩长赋说。此外,自然灾害频繁、金融流动性过剩、市场投机行为、过度开发生物能源等因素也是导致粮价上涨的原因。
面对当前形势,韩长赋说,在此次粮农组织会议期间,中国呼吁国际社会加强交流合作,扩大农业投资,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支持发展中国家提高粮食自给能力,改善农业贸易环境,更好地保障世界粮食安全。
韩长赋表示,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中国始终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主要粮食产品的最低收购价、对种粮农户实行直接补贴等政策和措施,不断提高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中国粮食产量实现了连续7年增产,连续4年超1万亿斤。
据韩长赋介绍,当前中国粮食库存充裕,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稳定。今年中国克服了严重的旱灾和水灾,夏粮再次取得了丰收,夏收小麦有望实现连续8年增产,而今年秋粮的丰收也有比较好的基础。
韩长赋告诉记者,中国在保障自身粮食安全的同时,还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尽了一份力。据韩长赋介绍,中国一方面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粮食捐赠、粮食援助,另一方面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和帮助。目前中国在亚洲、非洲、拉美等地区建立了20多个农技示范中心,派遣了1100多名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帮助发展中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农业技术人员。
“今后这些方面交流合作的力度还会不断加大,”韩长赋对记者说。
此次大会期间,巴西人格拉齐亚诺成功当选为粮农组织新一任总干事。韩长赋表示中国希望粮农组织在新总干事的主持和协调下,在涉及世界粮食安全的问题上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希望粮农组织能够更多关注、解决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更充分发挥发展中国家在粮农组织中的作用。
他同时表示,希望发达国家在保证粮食安全的问题上尽到更多义务。
“粮食安全是全球问题,因此也是世界各国应当共同参与、共同发挥作用来解决的问题,”韩长赋说。
韩长赋在粮农组织大会上呼吁重视农村女性权益
新华社罗马6月27日电(记者王昀加)中国农业部长韩长赋27日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37届大会上发言,围绕会议主题“女性在农村和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介绍了中国政府保护妇女的努力,并就维护农村女性权益提出建议。
韩长赋说,长期以来,中国妇女在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男性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农村妇女不仅承担着养育子女和赡养父母的家庭重任,而且还成为农业生产、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可以说,中国农业农村发展能取得巨大成就,妇女功不可没。
韩长赋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妇女、特别是农村妇女的权益,采取了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措施,赋予并保障女性平等发展的机会和权利,充分发挥妇女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韩长赋就维护农村女性权益、改善农村女性福利、促进农业和农村社会发展提出了四项建议:一是坚持男女平等原则,尊重女性,消除一切侵害女性权益、限制女性发展的法律法规,消除性别歧视特别是就业歧视,给女性以公平公正的待遇;二是制定技术培训和资金支持的政策,为农村女性提供更多资金、信息和技术培训;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改善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地区的女童入学率;四是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探索符合各国国情的保障和改善农村女性权益之路。
韩长赋还在大会上简要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农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解读“十二五”现代农业首要目标:保障粮食安全
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记者 张辛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在我国粮食产量连续七年实现增产的情况下,为何还要将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十二五”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中之重是什么?
“农业问题永远都是最基础的问题,中国更是如此。粮食一旦吃紧,国民经济的基础就会动摇。”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朱信凯说,“我们不能奢想13亿人的嘴巴系在粮食进口上。”
我国粮食总量基本平衡,但品种结构矛盾仍然突出。农业部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品种自给率达到100%,但粳稻供求偏紧,大豆缺口较大,绿豆等杂粮供求也出现偏紧的情况。 >>>详细阅读
联合国官员称中国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取得显著进步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 陈恃雷)联合国食品权特别报告员奥利维埃·德舒特23日在北京表示,中国在过去三十年中,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取得显著进步。
“过去三十年中,中国大力投资农业,并采取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中国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取得显著进步。”德舒特说。
应中国政府邀请,德舒特于12月15日至23日来华访问,这是他08年上任以来首次访华。访问期间,外交部、农业部、国家粮食局等部门负责人分别与他进行了会谈。德舒特与农业等领域的专家座谈,并且赴山东走访。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