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5月27日电(记者 熊红明)“十一五”期间,广西特色产业扶贫开发项目覆盖95%以上的贫困村,使全区2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4060个贫困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幅连续高于广西平均水平。
这是记者近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获悉的。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李小凤介绍,可比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初,广西贫困人口为412万人,到2008年底减少为298万人。从2009年起,国家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以新标准统计,到2010年底,广西全区农村贫困人口为388万人。
据介绍,“十一五”期间,广西2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2005年的1782元增加到2010年的3454元,年平均增长14.15%;4060个贫困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2005年的1536元增加到2010年的3037元,年平均增长14.61%。
“十一五”期间,广西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在贫困地区实施产业化扶贫,大力发展水果、药材、桑蚕、剑麻、甘蔗、茶叶、烤烟等特色优势产业,产业开发扶贫项目覆盖95%以上的贫困村,使150万多户贫困家庭和550多万贫困人口受益。
目前,广西95%以上的贫困村有了支柱产业,93%以上的贫困户有了致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