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 江南平台入口
国资委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中央企业把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进一步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
通知要求,中央企业中的勘察设计企业要充分发挥在人员、资质、经验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承接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和设计;房地产开发企业要抓住各地在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投资补助、财政贴息、融资、税费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的机会,将保障性住房与商业性房地产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工程建设企业要利用企业在规模、质量、成本和信誉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承担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建设任务;建材企业要努力保障各地对保障性住房建设所需建材的供应,提供质优价廉的材料,推广使用新型节能建材;矿区企业要利用有关优惠政策,争取将本企业棚户区改造工作纳入到当地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
通知强调,中央企业在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中,要始终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强化对开发建设各个环节的过程管理,控制工程造价,保证工期,切实防止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在设计方面,要根据保障性住房的特点,合理优化设计方案,努力做到功能齐全、布局合理、节能环保、经济适用;在项目建设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设计文件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使用合格建筑材料,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温家宝“五一”节到保障性住房建设工地看望工人

5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江南平台入口
总理温家宝来到北京保障性住房建设工地,看望节日里仍坚守岗位的建筑工人,代表党中央、江南平台入口
向广大劳动者致以诚挚问候和良好祝愿。这是温家宝同工人们座谈。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江南平台入口
总理温家宝来到北京保障性住房建设工地,看望节日里仍坚守岗位的建筑工人,代表党中央、江南平台入口
向广大劳动者致以诚挚问候和良好祝愿。
温家宝十分关心北京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上午10时,昨天深夜出访才回来的温家宝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等陪同下,来到北京朝阳区王四营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工地。王四营保障性住房项目是北京地区在建规模最大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建筑规模达64万平方米,有限价房、公租房、廉租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7160套。
“过节了,我来看望大家。”一下车,温家宝就快步走到工人中间。工地上,20多栋高楼拔地而起,一些塔吊在高空运转着,工人们正在忙碌。温家宝戴上安全帽,走进一栋已经封顶的楼房察看。在一套建筑面积47平方米的小两居廉租房里,看到房子面积虽小,但卧室、厨房、卫生间等齐全,温家宝连声称赞说不错。项目负责人告诉总理,这个小区配套齐全,交通方便,将来有学校、幼儿园、托老所,附近正在建设地铁。温家宝听了,微笑着点点头。 >>>详细阅读
保障房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进展情况追踪
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记者 杜宇)“五一”期间,中央领导先后到保障房小区、建设工地考察慰问,强调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也是一项重大民心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努力实现广大群众住有所居的目标。
2011年要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这是政府的庄严承诺。如今,保障房建设任务是否分解下达?资金是否足额筹集?用地供应是否得到保障?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面临着资金、土地等挑战,各地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开工建设:启动了吗?
吊车、推土机正在作业,发出阵阵轰鸣声,头戴红色、黄色、蓝色安全帽的工人分工协作,地基已经成形。这是4月初记者在西安国际港务区看到的公租房项目梦想公社建筑工地上的一幕。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