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北京从水资源开发、用水效率等三条红线入手管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1年04月27日   来源:人民日报

从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入手
北京三条红线管水
    

    连续12年干旱,使北京人均水资源量急剧下降,北京已成为世界上最缺水的特大城市之一。记者今天从北京市水务局了解到,北京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从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方面,确立控制红线。

    北京缺水,由来已久。例如京郊的官厅水库,是新中国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上世纪50年代的年平均来水量约20亿立方米,60年代降至13亿,70年代剩下8个多亿,80年代不到5亿,进入新世纪后不足1亿立方米。上游来水量少、本地降水量少、人口刚性增长,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水资源矛盾日益突出。北京市立足于“向观念要水、向机制要水、向科技要水”,强化水资源管理。

    一是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北京将严格实行行业用水定额管理、 区域用水总量控制,逐级分解,建立覆盖全市的控制指标体系,实现生活用水适度增长、环境用水控制增长、工业用新水零增长、农业用新水负增长。北京还将制定产业名录,限制发展高耗水产业,对用水超标企业,限期进行节水技术改造。

    二是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全面推进高标准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水资源经济社会评价体系,进一步细化工业、农业、服务业等行业和用水产品的定额指标,严格实施产业用水效率和节水产品器具市场准入制度。到2015年,全市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到25立方米以下;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再生水利用率达到75%。

    三是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排水许可管理,建立排水和水功能区水质监测预警系统,完善评价体系,制定监督考核制度。

    北京还将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务的投入,今后10年全社会水务资金投入年均比2010年高出一倍。北京还将每年从市、区县两级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水务工程基本建设。(记者 朱竞若、余荣华)

 
 
 相关链接
· 我国将增加水资源战略储备提高应对极端气候能力
· 吉林规划用水“红线” 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并重
· 中国和巴西在京签署水资源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
· 吉林制定"三条红线"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