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上海市正在加快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1年04月20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上海4月20日电(记者李荣 张建松)上海正在加快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以此作为上海“十二五”期间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在20日召开的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推进大会上,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表示,试点的关键是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围绕股权激励、人才集聚、财政金融扶持和政府管理模式创新等重要环节,加强协调,形成合力聚焦突破。

    韩正说,凡是符合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内在规律的,都要大胆试、大胆突破。当前要全力以赴加快四个重要环节的创新突破。一是推进股权激励试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股权激励将有效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对于高校、科研院所、国企集中的区域,政策效应将更加显著,必须抓紧研究出台科技成果利益量化机制,尽快实施。二是加强人才集聚。人才是推动上海未来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一项重大的战略。出台的政策都要有利于人才集聚到这个平台上,施展才华、大显身手。三是落实财税金融扶持政策,为创新的种子生长提供必需的营养。要落实好已经出台的各项措施,并结合实际,不断探索突破。四是加快政府管理模式创新。重点围绕集聚人才、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营造法治诚信的环境,找准政府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环节不适应的地方,加快突破和创新。

    据了解,建设创新型试点城市(区),是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旨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城市要素聚集和创新活跃的优势,积极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2010年1月,杨浦区正式进入全国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区)之列。

    据上海杨浦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杨浦曾是一座产业结构老化、历史包袱与社会负担较重的老工业城区。老工业区的转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被列入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之后,杨浦聚焦优势、集成资源、创新机制,积极探索,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完善“三区(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融合、联动发展”的运行模式,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基地建设,落实完善自主创新政策和制度条例。

    上海市科委人士说,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转型发展与创新驱动已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主线。推进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是上海落实国家战略、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需要。杨浦的目标是打造成为知识创新策源地与新兴产业引领区、创新创业集聚地与服务经济先行区、高端人才汇聚地与高教改革试验区、先进文化弘扬地与品质生活示范区。

    相关人士表示,杨浦将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先行先试,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科教资源的开放共享,充分利用现有公共科技资源,建设各类创新服务平台;在构建新型产业体系上先行先试,发挥创新型试点城区在新型产业发展中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在科技金融服务创新上先行先试,探索科技金融服务新的模式,培育科技金融服务市场,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努力把杨浦区打造成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功能区、实践区和示范区;在提升国际化水平、推进百年滨江工业文明与知识文明的结合上,也要先行先试,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发展规划。

 
 
 相关链接
· 上海首个国家级公共创业服务平台将向全国开放
· 上海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 第三产业企业近68万户
· 上海开展以迪士尼为核心的旅游度假区规划研究
· 上海“十二五”开局之年民生建设:服务中促和谐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