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记者刘羊旸、周婷玉)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20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情况时说,力争2011年完成集体林地确权任务,2012年完成林权证发放任务。
贾治邦表示,集体林地承包到户只是改革的第一步,完善政策、深化改革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要继续深化改革,重点抓好六项工作。
一是加强森林抚育经营,提高森林质量和碳汇能力。我国森林质量低,碳汇能力差,亩蓄积量仅为发达国家的20%。今后,要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森林抚育经营,使全国包括集体林在内的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明显提高,森林资源总量大幅度增加。
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构建支持林业发展的长效机制。继续健全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逐步提高中央和地方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健全和完善造林、抚育、保护、管理投入补贴制度,进一步落实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林木良种补贴政策。
三是强化金融保险服务,吸引社会资金发展林业。加快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办法,积极推进森林保险试点,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向林业,有效解决农民发展林业的资金难题。
四是规范林权流转行为,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加快完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办法,规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行为,建立健全林木和林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完善产权交易平台,鼓励农民以森林资源为资本与龙头企业合作经营,盘活森林资源。
五是加快发展林业产业,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引导各地立足资源优势,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森林培育、森林旅游等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六是加强林业合作组织建设,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开展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县创建活动,支持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和中介服务机构,提高合作经营覆盖面,强化技术服务、市场服务和信息服务,着力解决林地承包到户后一家一户解决不了、解决不好的困难和问题。
集体林改已直接惠及3亿多农民
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记者刘羊旸、周婷玉)受江南平台入口
委托,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20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情况时说,截至2010年底,已有20个省区市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3亿多农民直接受益。
贾治邦说,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承包到户的集体林地24.31亿亩,占总面积的88.6%,发证面积20.1亿亩,占总面积的73.4%,7260万农户拿到林权证。虽然全面推开林改的时间不长,但改革平稳顺利、成效逐步显现:
激发了农民造林育林护林的热情,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全国林地直接产出率由2003年的84元/亩提高到2010年的198元/亩。截至2010年底,中央累计安排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4.27亿亩。近年来,全国每年造林面积一直保持在9000万亩的较高水平。
促进了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就业渠道得到有效拓宽。全国林业总产值由2006年的1.07万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09万亿元,五年翻了一番。
增加了农民的财产和收入,农民群众得到巨大实惠。林改将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确权到户,让农民有了稳定的财产性收入。同时,林改促进农民开辟了新的致富门路,增加了生产性收入。据统计,全国2550多个林改县农民人均年林业收入占年收入的比重达到14.6%,重点林区县超过60%。目前,全国有26个省份开展了林权抵押贷款,林业贷款总额突破1000亿元。
调处了大量林权纠纷,农村不稳定因素得到有效改善。据统计,全国累计调处山林权属纠纷80多万起,调处率达97%,群众满意率达98%,促进了农村林业和谐。
改善了农村干群关系,农村社会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据统计,全国共有2000多万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投身林改一线,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各地结合实际创新的许多有效机制和办法,既推进了林改工作,又丰富和完善了村级民主自治机制,提升了农村社会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