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沙市民在湘江部分因枯水而断航的航道中撒网捕鱼(4月14日摄)。当日,随着洞庭湖水位顶托作用的逐步减小以及降雨持续偏少和上游来水减少的共同影响,湘江长沙段跨年枯水期创历史新高。据长沙水文站监测数据显示,截至4月14日8时,湘江长沙段水位跌至26.11米,低于千吨级航道设计水位,且仍在下降当中。据介绍,湘江长沙段自去年10月开始的“一年两头枯”的局面至今仍未结束。来自湖南省地方海事局历年湘江长沙段同期水位资料证实,2010年至2011年湘江跨年枯水期已攀上历史新高,比过去最长的跨年枯水期(2007年至2008年)还长了约一个月。专家分析,今年湘江跨年枯水期如此之长,主要原因是湘江全流域春雨迟迟未到,而且降雨量比历年同期相对减少,导致入春以来湘江水位处于低枯状态,影响湘江航运生产。有关部门提醒,如果不降中到大的春雨, 湘江水位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不大,过往船舶要根据水位变化科学配载,防止搁浅。新华社记者 龙弘涛 摄

长沙湘江边因枯水而搁浅的驳船(4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龙弘涛 摄

长沙橘子洲大桥附近大面积裸露的湘江河床(4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龙弘涛 摄

持续枯水中的长沙橘子洲大桥附近湘江水域(4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龙弘涛 摄

长沙水文站湘江边设立的水位标杆因枯水而全部裸露(4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龙弘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