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3月27日电(记者罗布次仁、尕玛多吉)在西藏各地以各种形式隆重庆祝“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之际,西藏自治区主席白玛赤林27日发表电视讲话称,“从历史来看,西藏今天的繁荣发展来之不易,维护好西藏稳定发展的局面是西藏人民最根本的愿望。”
1959年3月28日,江南平台入口
发布命令,决定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的职权,领导西藏各族人民一边平叛一边进行民主改革,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使百万农奴和奴隶获得了人身自由,分得了土地,享有法律所规定的政治权利,成为国家的主人和西藏的主人。
2009年1月19日,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28日设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以纪念西藏百万农奴翻身获得解放。
“西藏各族人民永远铭记这一天!”白玛赤林说,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党中央、江南平台入口
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伟大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十一五”时期,西藏始终坚持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大力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抓发展,千方百计惠民生,旗帜鲜明反分裂,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据统计显示,西藏全区生产总值先后突破300亿元、400亿元、500亿元大关,2010年达到507.5亿元,年均增长1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656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2010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18.7元,是2005年的近两倍。各级政府部门深入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惠及27.5万户、143万农牧民。截至2010年底,西藏总人口达到293万人,是1959年的2.4倍;人口预期寿命由旧西藏的35.5岁,增长到现在的67岁,增加了近一倍。
与此同时,西藏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全国率先实现覆盖城乡的免费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顺利实现;率先实现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了城乡全覆盖。目前,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大保险和社会救助、救济等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白玛赤林指出,西藏今天取得的这些成就来之不易。然而,长期叛逃的达赖集团,披着“民族、宗教、人权”的外衣,顽固坚持图谋“西藏独立”、分裂祖国的反动立场,数典忘祖,罔顾历史,颠倒黑白,捣乱破坏,妄想推翻人民政权,复辟其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黑暗统治,重新骑在西藏人民的头上作威作福。他说:“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螳臂挡车,终将失败!西藏的天永远是西藏人民的天,鲜艳的五星红旗将永远飘扬在雪域高原!”
今年是“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白玛赤林强调,西藏各级党委、政府部门要紧紧抓住发展和稳定这两件大事,积极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凝聚全区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开创新局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迈出新的更加坚实的步伐。

促发展惠民生聚人心 西藏全力推进文化发展繁荣
今年的春节和藏历新年期间,各种文艺演出基本覆盖了西藏全区的每一个偏远乡村,让雪域高原的人们饱享了一道道文化大餐。进入“十二五”开局之年,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首次召开全区文化发展大会,专题研究部署文化发展大计,出台首个《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围绕把西藏建设成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基地的目标,西藏全面启动文化兴区、文化强区、文化富区、文化稳区的战略,推进西藏由文化资源大区向文化发展强区的跨越。 >>>详细内容
特写: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的新年第一天
新华社西藏山南3月5日电(记者陈寂、文涛)5日是藏历新年正月初一。地处西藏山南地区乃东县的克松村,阳光普照,人群穿梭。村民身穿新衣,手捧“切玛”盒(五谷丰收斗),走亲访友,互致新年祝福。
“切玛”是雕刻了五彩花纹的木盒,左右分别盛放炒麦粒和拌有酥油的糌粑,其上插着染成红、黄、绿、青四色的青稞穗和麦穗,象征吉祥与丰收。跑“切玛”,是藏族群众新年头一天必须完成的习俗:一个人抱着五谷丰收斗,另一人端着青稞酒壶,共同前去邻居家串门,相互敬献哈达,互敬“切玛”,并唱歌跳舞。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