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3月9日电(记者 何丰伦)广西面积最大的国家级水源林区金秀瑶族自治县正在举行生态保护与建设总体规划研讨会。来自各地的专家表示,作为珠江上游水源林保护区的金秀瑶族自治县,生态环境相当于每年创造26亿元的GDP。为此,金秀县提出“生态立县”和打造发展“高端产业链”。
金秀瑶族自治县境内主要河流25条,年流量为25.7亿立方米,占整个珠江流域的7.65%, 是珠江流域重要源头之一,也是国家级珠江流域防护林源头示范县。
金秀县1999—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总体呈现逐年增加趋势,由1999年的3.87亿元增加至2009年的14.62亿元,10年间增长2.8倍,年均增长率为14.2%。
但是,县委书记黄振江坦言,至今金秀县实际上还在过着“捧着金饭碗讨饭”的日子。
黄振江给记者列出这样一组数据:2008年,金秀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704元,比广西全区3700元低996元,比全国4761元低2057元;2010年,金秀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299元,比广西全区4543元低1244元,比全国5919元低2620元。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回报的不对等现状,不仅使珠江流域的生态保护面临重大困难,而且直接影响上中游地区对水源林区保护的积极性,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
为此,金秀县在大力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正在寻找高端产业链的增长点,以求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协调发展,打造新兴经济发展示范县。
金秀县的规划提出,按照10%的增长率预测,金秀县地区生产总值到2015年将突破25亿元;到2020年,将达到41亿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到2015年将达到27000元;到2020年,将达到4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