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80后”与“八十后”代表委员展望“十二五”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1年03月04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记者 孙奕、熊争艳 参与记者 邹大鹏、吕晓宇)2月28日,雪降陇原,从甘肃省平凉市去往兰州的公路拥堵长达40公里,总共330公里的路程,却用了8小时。打算乘飞机从兰州飞往北京出席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毕红珍坐在车上直发愁。

    “公路经过六盘山,雨雪天气时拥堵、有事故时拥堵,村里的年轻人想去趟省城可难了。”“80后”农民代表毕红珍抵京后如此抒发自己的感受。“今后5年,我希望家乡道路畅通,村里的老人能方便地用网络了解世界。”

    全国人大代表、出生于1984年的赫哲族姑娘刘蕾也是农民的女儿。她最关注“十二五”规划中有关教育改革和发展、特别是农村孩子读书问题的相关内容。对此有着深刻体会的她说,“在很多地方,农村教育条件与城里没法比,这在起跑线上就输掉了一步,没有知识就等于没有出路。”

    谈到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已从佳木斯大学毕业的刘蕾目前还没有找工作,“我想再历练一下,以后自己做点事情。弟弟大学毕业后在广州打拼,回来后感觉确实不一样了,眼界开了,这也是我想多点历练的原因。”

    对“十二五”充满期盼的,不止是“80后”代表委员,年过八旬的老代表老委员同样对未来满怀憧憬。

    从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到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82岁的申纪兰目睹农村一天天发展,对农村的关切依然不变。“我是一个农民,最大的希望还是今后农村会更好。我相信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会成为农民奔小康的又一个起点。”

    同为八旬老人的根通委员,虽然以弘法为己任,但他未来最关心的问题却与世俗社会息息相关。“未来5年,贫富悬殊一定要缩小。”他边说,边双手合十,“我们国家还有几千万贫困人口,‘十二五’一定要以解决民生为重点。”

    80多岁的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伊斯兰教协会会长刘世英也非常关注“十二五”规划中的民生问题。“我现在有3个重孙子,最大的11岁,最小的才几个月,希望5年后,入学难、入托难等不再成为问题。”

    虽然已是老花眼,不能长时间看着屏幕,但刘世英代表还是仔细上网浏览了温家宝总理日前与网民的交流。“‘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这句话说到了根子上。”刘世英代表说。

 
 
 相关链接
· “80后”与“八十后”两个特殊群体的两会进行时
· “岿然不动”的高速路收费使代表委员“无奈”
· 图表:两会网民最关注“热点话题”回顾
· 从"走出去"到"请进来"——藏族女代表的履职建议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