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日,来自吉林的全国政协委员乘坐Z62次列车抵达北京站,这是首批抵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的京外委员。新华社记者 张铎 摄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记者 罗宇凡、郑晓奕)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的政协委员1日陆续抵京,他们将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责。
早上6时,晨曦微露,伴随着北京站整点报时的东方红乐曲,由长春开来的Z62次列车驶入1号站台,来自吉林省的部分全国政协委员抵达北京,成为首批抵京的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的京外委员。来自北京会议中心、铁道大厦、北京万达帕尔曼大饭店等委员驻地的工作人员早已提前在此等候。
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大学医学部教授迟宝荣刚走下列车就被在场等候多时的媒体记者包围了起来,“作为一名医生,今年两会我最关心还是医疗体制改革;作为一名教师,我最关心的是教学质量。”迟宝荣委员说。
10时20分左右,来自湖南的11名全国政协委员乘坐的CZ3123航班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站在又一个五年发展的新起点上,我相信我国能够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我带来了建议支持非公经济发展、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等5个提案。”全国政协委员何报翔走下舷梯,向记者表达了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信心和自己作为一名工商联界别委员建言献策的恳切愿望。
据悉,来自内蒙古、江西、安徽等地的全国政协委员也陆续于1日抵达北京,准备出席3月3日开幕的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在友谊宾馆、铁道大厦、北京会议中心等各个委员驻地,工作人员和大会接待人员已经做好各方面准备,迎接委员的到来。


图表:什么是政协提案 新华社发
关于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决定
(2011年2月28日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决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2011年3月3日在北京召开。建议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讨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详细阅读
“十一五”是国家走向富裕的重要时期,也是老百姓得实惠最多的阶段
——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谈“十一五”发展变化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参加采写记者:曹国厂、沈洋、许祖华、刘翔霄、王丽、石庆伟、刘元旭、谭剑、毛咏) 粮食实现“七连增”、农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升级……近日,一些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谈到,“十一五”是国家走向富裕的重要时期,也是老百姓得实惠最多的阶段。
2010年,全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0928亿斤,实现连续7年增产,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柏粮集团董事长尚金锁谈到,粮食“七连增”,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十一五”期间,国家支农措施出台之密集、针对性之强、力度之大、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启动构建,良种良法支撑粮食增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扎实推进。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