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安徽省蚌埠市刘集镇沟拐村村卫生室外,村民左有坤拿着医生开的药方核对墙上公示药品“零差率”销售表上的价格(1月21日摄)。
每个月的5日、15日和25日,是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城关镇卫生院提交药品需求计划的日子,药库负责人都要通过卫生院的电脑网络,登录全省统一的药品采购平台,提交药品需求计划。各医院和卫生院将各自需求提交后,县里、生产企业、配送企业都能看到,2至3天后药品就可以送达。
从2010年1月1日起,安徽省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行“零差率”措施。药物统一向企业招标、统一确定采购品种、限价,统一配送。企业竞标药品实行“双信封制”,生产企业用技术标书和商务标书两个信封同时投标,只有质量抽检合格的企业才能进入商务标评审,最低价者胜出。通过这样的药品供应链条,破除了“以药养医”的机制,药价降、少花钱是患者看得见的实惠。据介绍,实行“零差率”一年多来,整个固镇县药品降价率平均达54%。
“零差率”不但拧干了药价虚高水分,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而且使医生不再为提成而争病人、争病源、滥用药物,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好好为病人看病上来。2010年城关镇卫生院的门诊人数比2009年提高了50%。
新华社记者 何俊昌 摄

在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城关镇卫生院,药房负责人在清点配送到的药品(1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何俊昌 摄

在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城关镇卫生院,护士在为一位患儿输液(1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何俊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