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1月15日电(记者刘军)未来5年,内蒙古自治区将投资100亿元,用于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工程,以实现增加耕地面积4万公顷的目标。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先后投入约65亿元用于土地整治,其中中央投入34.8亿元,自治区投入30.7亿元,共整治土地约42万公顷,新增耕地3.44万公顷。与此同时,耕地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与“十五”相比,内蒙古建设占用农用地的比例下降了29%,建设占用耕地比例下降了6个百分点。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土地整治项目已覆盖内蒙古大部分旗县市区,并取得了“治地、节水、增粮、富民”的明显成效。据内蒙古国土资源厅调查,土地整治项目区新增耕地率达到3%—20%,节水率达到10%—60%,粮食亩产量提高50公斤-200公斤,粮食生产能力提高10%-100%。另外,土地利用系数的提高,使项目区农业生产成本降低5%-30%。
土地整治和耕地面积的增加,为内蒙古粮食实现稳产、增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内蒙古农牧业厅发布的消息说,2004年以来,内蒙古粮食生产连续7年丰收,2008年闯过200亿公斤大关。2009年虽遭大灾,粮食总产量仍接近200亿公斤。2010年再创历史新高,达215.8亿公斤,表明内蒙古粮食综合生产力已经稳定在200亿公斤的台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