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湖北近年着力实施“千亿元产业工程”硕果累累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1年01月07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武汉1月7日电(记者 郭嘉轩)年初,武汉“光谷”传来好消息:2010年区内光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达到1144.88亿元。

    这是老工业基地湖北,凭借“中部崛起”东风,着力实施“千亿元产业工程”后结出的又一果实:2006年,中央出台《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当年湖北汽车产业率先迈上千亿元大关;2007年,钢铁、石化接连跨入千亿元行列;2008年,电子信息、食品紧随其后站上千亿元台阶;2010年,纺织和装备制造为千亿元产业再添生力军……从产业链的源头到制造业高端,“千亿元产业”接连涌现,见证了湖北“打基础、管长远”,把握发展机遇,大力推进产业产品升级,加速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全过程。

    “打造工业千亿元产业,核心在于用增量调整存量,在壮大规模的过程中实现结构优化、多点支撑,找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一语中的。

    振兴“武”字头企业,是盘活湖北工业“存量”的重要举措。经过重构式改革,过去“大而全”的“武”字头企业,变得“精而强”,自主创新打造出新的核心竞争力:武重集团的数控机床,打入了英、俄、德、日、加、印、土耳其等多个海外市场;武锅集团与阿尔斯通合资,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锅炉制造基地之一;长动与西门子合资,组建亚洲最大的汽轮机制造基地;总投资30亿元,整合武昌车辆厂等5家铁路货车工厂的重型机车基地武汉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正加紧推进。新“武”字头工业企业活力迸发,标志着湖北新老工业体系更迭完成,一个总产值2300亿元,9大产业集群发展的装备制造业,正在昔日的老工业基地蓬勃兴起。

    如果说,几年前湖北工业发展的“火车头”,主要依靠钢铁、汽车等两三个产业,那么现在,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方阵正逐渐成为新的经济支柱。同时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产业板块集中度也不断提高,“千亿产业”伴生成长的态势日益凸显。

    在武汉东湖高新区,以光电子、生物、新能源环保、消费电子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式发展。2010年该区成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富士康、飞利浦等纷纷入驻,一个以电子消费品为主,年产值过千亿元的产业集群日益成型;中部唯一的半导体芯片生产企业武汉新芯与中芯国际、美国EDS相继落户,年产值千亿元的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外包产业也将形成;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已突破千亿产值。

    2005年,湖北轻重工业之比为27:73,而这一比例2010年已经调整到31:69,纠偏补短成效明显。优势产业升级上位、新产业活力迸发,带动全省工业外向度大大提高,一批“湖北造”品牌脱颖而出,极大增强了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和底气。

    湖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王国生表示,展望未来,湖北将着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新兴产业,让更多的新“千亿元产业”撑起湖北工业的脊梁。

 
 
 相关链接
· 青海省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 2010年内蒙古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破千亿元
· 河南承接产业转移超千亿元 新兴产业项目成亮点
· 商务部: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消费千亿元
· 湖南:林权改革基本完成 林业总产值有望破千亿元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