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记者 吴晶晶)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21日在2010年度及“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核算视频会议上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资源环境压力仍十分大,主要污染物新增排放还将持续增加,减排任务仍相当艰巨。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总量仍将快速增加,重化工业的比重大、增速偏快,结构性污染仍将十分突出,给我国资源和环境带来极大的挑战,污染减排消化增量的任务相当艰巨。”周生贤说。
他介绍说,当前我国排污总量仍然居高,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目前,二氧化硫、COD、氨氮排放负荷仍然很大,氮氧化物排放量持续快速增长,机动车和农业源污染日益突出。二氧化硫浓度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北京到上海之间工业密集区成为全球对流层二氧化氮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灰霾和光化学烟雾污染呈加剧趋势。“十二五”时期,随着污染不断积累,我国环境问题将变得更为复杂,污染物介质将从以大气和水为主继续向大气、水和土壤三种污染介质共存转变,污染物来源由以工业和生活污染为主继续向工业和农村、生活、面源污染并存转变,污染物类型将从常规污染物为主继续向常规污染物和新型污染物的复合型转变。
周生贤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在继续推进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减排的同时,把氨氮和氮氧化物作为新的约束性指标,坚持源头预防和全过程综合推进,强化结构减排,细化工程安排,实化监管减排,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降低产排污强度,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据介绍,“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总量指标将综合考虑环境质量状况、“十一五”减排进展、经济发展水平和削减潜力等,对东、中、西部地区实行区别对待和差异化减排要求。
环境保护部:预计"十一五"全国二氧化硫减排14%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记者 吴晶晶)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21日在2010年度及“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核算视频会议上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排污总量大幅下降,减排目标可超额实现,预计“十一五”全国二氧化硫减排14%、化学需氧量(COD)减排12%左右。
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周生贤指出,“十一五”期间,预计全国GDP年均增速超过7.5%,新增煤炭消费量超过10亿吨,粗钢、水泥、有色产品产量等均翻了一番。在新增污染物排放量高于预期的情况下,“十一五”前四年,二氧化硫、COD排放量分别下降了13.1%和9.7%。今年前三季度,两项污染物继续下降,年初确定的二氧化硫、COD排放量分别减少40万吨和20万吨的目标可望实现,预计“十一五”全国二氧化硫减排14%、化学需氧量减排12%左右。
周生贤表示,通过减排“倒逼机制”,各地纷纷采取“上大压小”、减量置换、限期淘汰等措施,促使能耗大、排放高的企业退出市场。“十一五”前四年,累计关停小火电装机容量6006万千瓦,提前一年半完成关闭5000万千瓦的任务;淘汰落后炼铁产能0.8亿吨、炼钢0.6亿吨、水泥2.1亿吨、酒精180万吨,关闭造纸、印染、酒精等企业7000多家。2009年,全国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比2005年下降28克,造纸行业COD排污负荷下降45%。同时,我国减排能力显著增强。电厂脱硫、城镇污水处理等重点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累计建成运行5亿千瓦以上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占全部火电装机容量比例从2005年的12%提高到80%;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超过5000万吨/日,污水处理率由52%提高到75%。
周生贤表示,强化目标责任考核是推进减排工作的关键所在。几年来,环境保护部对进展较慢、问题突出的8个省(区)发出减排预警,对14个城市或企业集团实行“区域限批”,对99家重点企业予以通报和挂牌督办。
环境保护部将对全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进行核查核算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记者 吴晶晶)记者从环境保护部21日举行的2010年度及“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核算视频会议上获悉,环境保护部近期将开展全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核算,严格评价考核“十一五”各地区减排目标完成情况。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表示,这次核查是对“十一五”各地区减排目标完成情况算总账,评价考核结果将向社会公布,对未完成任务的,要实行严格的行政问责。
据介绍,环境保护部将派出多个核查组深入各地,把各地减排目标完成情况、统计监测考核“三大体系”建设和运行情况、主要减排措施落实情况作为整体进行考核。尤其是这次核查将把“十一五”期间计算过减排量的污水处理设施、脱硫设施和淘汰落后产能作为重点,突出开展后督察和再核查。对减排设施不能稳定运行,落后产能死灰复燃的,要将减排量倒扣回去。对2007年以来国家和各地减排考核中,列入挂牌督办、通报整改的地区和企业,要跟踪核实整改情况。
周生贤强调,这次核查核算要严格防止弄虚作假,做表面文章,对任何环保部门,如发现数据造假,都要严肃处理。要科学核算,保证减排数据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向全国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