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广州亚运圣火在伟人故里中山市作广东省首站传递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0年10月13日   来源:新华社

博爱包容-和谐亚洲 振兴中华-激情盛会
——亚运圣火在伟人故里中山市作广东首站传递

    新华社广州10月13日电(记者 魏蒙 詹奕嘉)这是一座博爱、和谐之城,有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优等生”的美誉。广东省中山市,中国唯一一座以伟人名字命名的城市,第16届亚运会火炬广东省内传递从这里出发。

    一个多世纪以前,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创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喊响“振兴中华”的口号,中国走上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今天,与孙中山倡导的“振兴中华”、“博爱包容”一脉相传的广州亚运会理念——“激情盛会、和谐亚洲”,随着圣火,在中山,在广东,在中国,在亚洲传扬。

    传承兴中精神 激越富民强市豪情

    13日上午9时许,中山市因第16届亚运会火炬传递活动在广东的启动而沸腾起来。金秋时节的灿烂阳光,遍洒在中山城乡大地上,亚运圣火传递起点处,“孙文纪念公园”的牌匾与“第16届亚洲运动会火炬传递”的横幅下,数千群众翘首以盼,多个民间文艺团体敲锣打鼓、载歌载舞,一片盛世欢歌景象。

    回溯100多年前,清王朝“庸奴误国,荼毒苍生”,“强邻环列,虎视鹰瞵”,大好河山被“蚕食鲸吞”、“瓜分豆剖”。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伟人孙中山先生喊出“振兴中华”,振聋发聩,并从成立兴中会开始,为我国的民族复兴事业鞠躬尽瘁,奉献终身。

    正因为如此,当圣火在纪念孙中山创立的“兴中会”、寓意“振兴中华”的兴中路上传递时,沿途市民兴奋不已。中山一中初一学生梁镇希说:“今天看了火炬传递感到十分激动,作为一个中山人,我为拥有中山先生这样的同乡感到无比自豪,我立志向中山先生学习,为祖国的富强奋斗,希望整个火炬传递圆满成功,广州亚运会圆满成功。”

    13日参与中山站火炬传递的最后一棒火炬手是孙中山先生的曾侄孙孙必胜。孙必胜在火炬传递结束之后激动地说:“差不多一百年前,辛亥革命成功的时候,中山先生肯定没有想到,今天的中山、今天的中国会这么强大、这么繁荣。”

    正如孙必胜所言,今天的中山是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创新试点城市,拥有装备制造、健康医药、电子电信、灯饰光源、家用电器、金属制品、纺织服装、家居家具、精细化工、特色食品等多个全国闻名的产业集群,有省以上名牌、名商标、免检产品510个。全国60%以上的灯饰灯具是“中山造”。此次广州亚运会的“潮流”火炬火炬,就是中山“火王”华帝燃具公司制造的。而除了“潮流”,华帝公司已为包括北京奥运会、九运会、十运会、东亚运动会、新加坡青奥会等在内的重大体育赛事制造火炬,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火炬专业户”。

    传递博爱情怀 缔造和美之区

    中山毗邻澳门,乃是近代以来中西文化重要的交汇地之一。孙中山先生把“博爱”视为终生为之努力奋斗的理想之一,并付诸于民主革命的实践。1924年,他在重新阐述三民主义时说道:“为四万万人谋幸福就是博爱。”孙中山先生倡导的博爱,蕴涵人道主义、社会责任和终极关怀等元素,呼唤着一代代中国人为民族的崛起、国家的富强和百姓的幸福开拓更加广阔的心灵疆域。

    亚运圣火在中山传递的第一段路程正是博爱路。这段马路对中山市民来说来并不陌生。 “慈善万人行”一年一度在这里上演,是成千上万中山市民的盛大节日,中山人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襄善举的盛会,至今已经连续举行了21年。博爱精神已成为中山人精神世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已经成为中山文化的一个特质。

    中山站火炬手、2008年“全国优秀农民工”刘天明的名片上,醒目地印着“广东省五星级志愿者”和“中山市金奖志愿者”的荣誉称号。刘天明告诉记者,自从他2000年来中山之后,就受周边的氛围感染积极参与志愿者工作,“我深信‘日行一善’的理念,也特别关注山区助学,不仅发动中山的爱心人士到贫困山区去资助那些贫困生,而且在微博上经常发出相关的信息,希望物质丰富的人们可以更多关注弱势群体,火炬传递完后,25号我就要再去贫困山区了”。

    13日,还有许许多多的中山人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迎着火炬,举起中山博爱旗帜,准备为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名运动员,带去中山人民热忱的笑容,带去中山人民博爱的胸襟。

    “和谐亚洲”的广州亚运理念恰与孙中山先生的博爱理想遥相呼应。这种穿越历史的理想和理念,道出中山人民、广东人民、中国人民对亚运会的期待和对亚洲美好未来的期待,希望前来参加亚运会的各国、各地区人民,增进友谊,加强沟通,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亚洲。

    传亚运圣火 分享共同幸福

    13日上午11时许,亚运圣火经过将近2个小时的传递之后,进入中山站传递的终点——全民健身广场,也进入了一个全民欢乐的海洋。这一终点的设计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全民健身广场被评为“全国优秀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而中山市也曾被授予“全国全民健身样板城市”。

    “欲图国力之坚强,必先图国民体力之发达”——这是孙中山先生当年的谆谆教诲。而今,中山市经常参加体育健身的人口超过75万,体育人口占全市户籍人口的50%左右。中山市全市共有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6个,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2个,全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61个。

    中山人的幸福生活,不仅仅体现在拥有强健的体魄。对于经济总量多年处于全广东省第五位的经济强市中山而言,经济社会的飞跃发展始终伴随着城乡统筹、区域统筹、共同富裕的民生情怀。据统计,2008年中山城乡居民收入比仅为1.8:1,收入差距全广东省最小。中山市也因此以 “广东最幸福的城市”在民间广受称羡。

    如今在中山,城乡之间的界限正在日益消除,城市的血脉为繁荣的乡村经济与幸福的乡村生活提供着源源不竭的动力。以社会保障为例,截至2009年8月底,中山参保农民达到63万多人,12万多农民享受农保退养待遇。全市24个镇区当中,已有14个镇区实现农保全覆盖,其余镇区的覆盖率均在80%以上,7个镇区实现农保整体向城保过渡。中山市正在为“人人拥有一份工作、一份医疗保、一份养老保险”进行冲刺。

    为提高中山的教育保障,近年来中山政府投入巨额资金,经过努力,全市95.15%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97.8%的村在3公里范围内有小学,90.75%的村在5公里范围内有中学,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中山市的富裕,不仅仅表现为冰冷的GDP数据,更是人民看得见过得上的幸福生活。“老者有所养,壮者有所营,幼者有所教”,当年孙中山先生对“大同社会”的生动阐述,如今在其故乡中山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广州亚运火炬传递活动在广东省内首站中山市进行

    新华社中山10月13日电(记者叶前 詹奕嘉)在现场数千名观礼群众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雅典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双打冠军杨维跑出了亚运火炬广东省内首站传递的第一棒。

    13日上午9时08分许,杨维从中山市市委书记陈根楷手中接过火炬,开始了“潮流”火炬在伟人故里中山的传递活动。“得知自己是广东省内火炬传递的第一棒火炬手,非常意外、非常激动,感觉到很大压力,跑这100多米就跟自己在奥运会打决赛一样紧张。”直到与第二棒火炬手顺利交接后,杨维还难掩心中的激动。

    体育名人历来是大型运动会火炬传递的“主角”。除了“领衔”第一棒的杨维,还有前女排国家队队长冯坤,后者率领中国姑娘们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金牌。第38、3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冠军的江嘉良、闯入高尔夫球大满贯赛前十的中国内地第一人梁文冲、勇破举重世界纪录的邱红霞13日都出现在中山火炬传递的队伍中。

    在火炬传递车队行至博爱路第五棒交接点时,坐在媒体转播车上发稿的记者被一阵阵“方老,加油”、“方老,中山人民喜欢您”的欢呼声打断了思绪。原来,中山市民口中的方老是今年93年的漫画家方成老人。

    方成是中山80名火炬手当中年纪最长的一位。尽管年逾九旬,但跑起步来依然精神抖擞,“100多米完全没问题”。他一生出版过30多本漫画集、漫画理论等著作,曾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去年还获得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在一阵一阵“中国加油”、“亚运加油”、“广州加油”的欢呼声中,“潮流”火炬遇到了一群孩子为他准备的“特殊欢迎式”——他们滑着旱冰手手相连成一排为“潮流”火炬传递加油。

    当“潮流”火炬行至孙文东路时,两边手持小红旗和亚奥理事会会旗的小学生们一阵清脆的欢呼声,将圣火中山传递推向了一个小高潮。此后,周笔畅等明星火炬手的出现,也引发了观礼市民的阵阵轰动。

    对于第61棒火炬手黄启均来说,举起“潮流”火炬就好比在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成果。他就是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和广州亚运会“潮流”火炬的制造商——华帝燃具公司的总裁。这也是他第二次举起圣火,他曾经是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手。

    “我有个愿望,就是让中国制造的火炬传遍全世界的大型运动会。”他说,希望自己也因此从“双料”火炬手成为火炬手中的“大满贯”。

    72岁的孙必胜,是孙中山先生的曾侄孙、孙中山胞兄孙眉的曾孙,曾旅居美国从事建筑设计工作,6年前,他退休后携妻子一同返乡,现定居于家乡中山市。当天,他出任中山火炬传递的最后“压轴”一棒。上午11时许,他从孙中山大元帅纪念馆馆长、第79棒火炬手李穗梅手上接过“潮流”火炬,直奔终点中山市全身健身广场,随后他与中山市代市长薛晓峰共同点燃圣火盆。

    “一百年前辛亥革命时,孙中山先生肯定没有想到今天的中国会这么强大繁荣。我希望借着‘潮流’火炬,把中山先生的博爱、天下为公和振兴中华的精神传递出去。”孙必胜说。

 
 
 相关链接
· 广州亚运火炬省外传递路线凸显“亚洲赛事元素”
· 广州亚运火炬"潮流"技术出色 采用低碳环保燃料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