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9月29日电(记者 张辛欣)“家里的8亩玉米不到半天就收完了,机收既省时间,每亩地还多收了50多斤!”谈及机械化的成果,山东省兖州市二十里铺村村民刘淑俊乐开了花。数据显示,今年山东玉米机收面积有望突破3000万亩,成为全国玉米机收第一大省。
今年山东省玉米面积为4426万亩,比去年增加50万亩。尽管去冬今春低温持续时间较长,造成秋粮播种延迟,但通过推广机收节省了收割时间,延长了秋粮生长期。目前秋粮长势良好,全省粮食有望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八年增产。
山东省兖州市农业局局长程广告诉记者,兖州市的机械化程度基本达到100%,由于机收节省了收获时间,农作物可以适当晚收,并利用后期光合作用,提高千粒重,为高产打下基础。同时,机收后的秸秆还田还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有助于提高玉米质量,促进低碳农业。“今年兖州的玉米比往年晚收10-15天,每亩地可多产50-70公斤。”他说。
记者从农业部了解到,目前我国玉米机耕机械水平达到了83.5%,机播水平达到了72.5%,但机收水平仅为16.9%,成为制约玉米生产的“瓶颈”。加快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山东省今年共落实各种补贴资金77.88亿元,比上年增加9.83亿元。其中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9.4亿元,调动了农民进行机械化农业生产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