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载誉凯旋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0年09月20日   来源:新华社

    9月20日,“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停泊在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当日,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出色完成科学考察任务,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载誉凯旋,顺利返回位于上海浦东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历时82天,是我国历次北极考察时间最长的一次。“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总航行12000多海里,最北到达北纬88度26分,创造了中国航海史上新纪录。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 

    新华社上海9月20日电(记者 张建松)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出色完成科学考察任务,20日上午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载誉凯旋,顺利返回位于上海浦东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国家海洋局和上海市政府举行热烈欢迎仪式。

 

    9月19日,边检民警和“雪龙”号上的科考队员握手。当日,上海吴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民警赶赴长江口吴淞锚地, 为极地考察船“雪龙”号上的82名极地科考队员和32名船员办理了入境边防检查手续,这标志着“雪龙”号科考船正式回到祖国怀抱。新华社记者 陈飞 摄 

    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历时82天,是我国历次北极考察时间最长的一次。“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总航行12000多海里,最北到达北纬88度26分,创造了中国航海史上新纪录。

    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紧紧围绕着北极海冰快速变化及其北极海洋生态系统对海冰快速变化的响应两大科学目标,共完成135个海洋站位的综合调查、1个“长期冰站”的海冰气综合考察和8个“短期冰站”的考察、1个北极点站位的观测,考察范围涵盖白令海、白令海峡、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门捷列夫海脊、弗莱彻深海平原海域、北极点等海域,南北纵贯2300海里,东西横跨1100海里,范围之广、内容之全、取得的资料和样品之多,以及到达的纬度之高,均创造了我国历次北极科学考察中的新纪录。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在本次北极科学考察中,部分考察队员乘坐直升机成功到达了北极点,首次实现了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依靠自己的力量到达北极点开展科学考察的愿望。考察队首次在北极点冰面上布放了冰浮标,发射了抛弃式温盐深剖面探测仪,进行了生态学观测,采集了大量海冰和海水样品,首次获得2.5米长的北极点冰芯,沿途还同步进行了海冰分布观测。目前,考察队通过在北极点布放的冰浮标,成功获取了发回的观测数据,为研究北极海冰快速变化及其机理奠定了重要的现场考察科学依据。

    9月19日,边检民警正在为“雪龙”号上的科考队员办理入境检查手续。新华社记者 陈飞 摄

    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围绕国际北极研究的热点科学问题,获取了多学科立体实测数据,不仅为深入了解北极变化及其对我国气候环境影响起到积极作用,也为国际北极科学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现场资料,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北极研究中的国际地位。

中国第四次北极科考总结:硕果累累 创多项新纪录

    新华社“雪龙”号9月12日电(记者 张建松)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圆满结束科学考察任务,目前正在回国途中。12日,全体考察队员在“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上召开了总结大会。

    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吴军表示,本次科学考察是“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的收官之作。考察队在中国前三次北极考察的基础上,取得了累累硕果,创造了多项新纪录。 >>>详细内容

中国第四次北极考察队到达北极点进行科学考察

   8月20日,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抵达北纬88度22分,这是中国船舶目前所到达的最高纬度。新华社发(姚凡 摄)

    当天上午,科考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到达北纬88度22分、西经177度20分地点。在进行第6个“短期冰站”和海洋考察站作业的同时,考察队领队吴军和首席科学家余兴光率12名考察队员分两批乘“海豚”直升机成功抵达北极点。五星红旗和考察队队旗在北极点冰面上飘扬。 >>>详细内容

 
 
 相关链接
· 中国第四次北极科考队乘直升机到北极点进行考察
· 中国第四次北极考察队到达北极点进行科学考察
· 中国第四次北极科考总结:硕果累累 创多项新纪录
· 北冰洋科考任务圆满完成 “雪龙”号驶离北极圈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