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两本"耕地账"——从重庆看耕地面积"数字迷局"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0年09月10日   来源:新华社

两本“耕地账” 相差千万亩——从重庆看耕地面积“数字迷局”

    新华社重庆9月10日电(记者 刘健、徐旭忠、张舒宁)重庆市的耕地面积有着“两本账”:一本是农业部门掌握的农户承包耕地面积1986万亩(即农户土地承包权证上的面积。因以前作为收取农业税的标准,俗称“计税面积”),另一本是国土部门测绘出来的实际耕地面积3358万亩, 二者相差高达1370万亩。

    更应引起重视的是,这种耕地面积“账实不符两本账”的情况并非重庆独有,而是在全国普遍存在;产生的原因并非工作失误,而是由于丈量方式简陋、为少交农业税少报面积等历史原因形成的。基层干部群众认为,农户承包本上的面积小于实际面积,对农户个人而言,侵害了其财产权,特别在征地补偿、土地出租、种粮补贴时难免吃亏,引发矛盾;对国家而言,“糊涂”的耕地面积,不利于建立切实的耕地保护政策和粮食安全战略。

    “计税面积”“实际面积”相差甚远

    记者在重庆农村走村串户,发现耕地面积统计“账实不符”,存在着“计税面积”和“实际面积”两种口径。开县农工委书记熊良体介绍,县农业部门统计年报上全县耕地面积(计税面积)为77万亩,县国土局统计上报的实际耕地面积是130余万亩。丰乐街道办皇陵村上报的耕地“计税面积”只有1006亩,据国土部门实地测量,这个村实际耕地面积约3000亩。

    南川区国土部门掌握的实际耕地面积为105万亩,而农业部门的“计税面积”却是58万亩,二者相差近一倍。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权籍科科长易伯泉告诉记者:“差距在平坦地区、丘陵地区、高山地区有所不同:平坦地区少一些,在10%-20%;丘陵地区差距在20%-30%之间,高山地区在50%以上,有的地方相差两三倍。”

    三大历史原因导致耕地“两本账”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耕地保护处处长田宏说:“‘耕地两本账’的情况基层都心知肚明。国土部门掌握的耕地面积是通过测绘与卫星遥感相结合的办法丈量出来的,比较准确,也是对外发布的数据。但是‘计税面积’由来已久,在农村基层广泛认可。比如我们在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上,前面写一个实际面积数,后面有时还要注一个承包亩数,也就是计税面积。”

    基层农村干部和农业专家分析认为,三大原因造成了当前农村耕地上报计税面积与实际面积不符的现象:

    首先,丈量方式简陋造成的面积计算不准。熊良体说,当年搞土地承包划分地块时,农村丈量工具落后,不是用绳子拉,就是用竹竿量,误差很大。一些坡地或偏远的地块,人不一定到现场,都是“估摸”着来,一般估算出来的面积都要小于实际面积。

    其次,按传统习惯,因土地肥瘦有别采取折算统计造成的数据失真。比如一些丘陵山区,平坦的农地一般是“4挑1亩”(1挑100斤稻谷),山区坡陡地按“5-8挑一亩”。

    三是以前在征收农业税的时期,为了少缴农业税,故意瞒报、少报土地面积。九龙坡区白市驿镇高峰寺村耕地的账面面积为1700多亩,但实际则有2500多亩。村主任谭富告诉记者:“1998年搞二轮土地承包时,村里人都用绳子或用竹竿估摸,因此多算面积就要多交税,所以大都量得少。”

    农民利益受损 三农数据“注水”

    耕地“两本账”经常演变为纠结的利益、矛盾的冲突。农民在质疑:政府发征地补偿、种粮补贴时,为啥不按那个多的“实际面积”计算?基层干部在疑惑:粮食总产、复种指数等除以那个少的“计税面积”,得出的“三农指标”,岂不是“水分”重重?

    由于“计税面积”比实际耕地面积小,在土地流转、征地补偿等方面遇到诸多难题。一位专业人士透露,在征地中,一些地方政府为减少征地成本,往往用“计税面积”给农民补偿,而被征地农民则要求以实际征用耕地面积补偿,矛盾在所难免。

    重庆市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琼说:“耕地两本账”使一些惠农政策难以落实。以种粮直补为例,粮食直补资金是按粮食播种面积测算发放,但村社很难准确测算出各家具体的粮食播种面积,多以“计税面积”上报。而传统的“计税面积”往往比实际播种面积要小,一些超出“计税面积”之外的种粮农户得不到补贴资金。

    基层将“实际面积”多于“计税面积”的部分称为“帮忙田”,这就导致一些“三农”数据有了“水分”。南川区农委副主任冯光辉举例说,南川区去年稻谷产量18万多吨,如果按“计税面积”统计,亩产在700斤左右;如按实际耕地面积统计,亩产只有300多斤。“帮忙田”给单产注了一倍的“水”。

    “有了‘帮忙田’,我们县的农业复种指数高达280,达到了先进水平,可实际上只有210。”开县农工委书记熊良体说,“这种‘农业科技高水平’对上误导决策,对下祸害群众。”

    许多基层干部和专家认为,土地问题是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判断城市化速度是否得当、粮食安全是否有保障的重要依据,如果这个问题掌握得不准确、不清楚,将对“三农”、粮食生产等重大决策产生不利影响。

    “耕地两本账”造成农民利益受损的现象,已引起重庆市的高度重视。重庆市已经开始试点,并计划在今年年底之前全部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承包地确权面积与国家第二次土地调查耕地面积基本相符,从而消除“耕地两本账”现象。

 
 
 相关链接
· 保护耕地森林的意识不提高很多措施很难执行
· 江西省3年内将通过农村土地整治新增20万亩耕地
· 吉林省灾后重建水毁耕地恢复整治工程全面启动
· 新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以来耕地质量逐年提高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