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5日拍摄的坠机事故现场。8月24日21时36分许,一架载有91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的河南航空公司VD8387航班,在黑龙江伊春林都机场降落时发生坠机事故,机上42人遇难、54人受伤,其中7人伤势较重。新华社记者第一时间抵达坠机现场,耳闻目睹了事发12小时的“生死时速”。新华社记者 李勇 摄
新华社黑龙江伊春8月25日电(记者孙英威、刘景洋、邹大鹏) 24日21时36分许,一架载有91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的河南航空公司VD8387航班,在黑龙江伊春林都机场降落时发生坠机事故,机上42人遇难、54人受伤,其中7人伤势较重。新华社记者第一时间抵达坠机现场,耳闻目睹了事发12小时的“生死时速”。
惨烈:机身烧成了“黑炭”
25日5时许,新华社记者分两组从不同方向赶到伊春市,在事故现场目睹了惨烈的一幕:一架几乎已经燃烧殆尽的客机斜卧在充满积水和蒿草的砂石路上,经过燃烧的机身已断裂成一段段“黑炭”,仅有机头驾驶舱和尾翼还残存着原来的面目。在失事地点方圆50米内,还能看到部分飞机残骸,并能发现书本等杂物。
据记者目测,客机失事地点距离跑道约有2公里,位于机场铁丝网之外,周围杂草丛生。机场上空笼罩着浓雾,能见度不足200米。截至25日5时,遇难者的遗体已全部被找到。武警部队官兵把守着现场,并在外围设置了警戒线。
一位24日夜参与救援的武警军官告诉记者,武警部队150人在事发半小时内奉命前往外围搜救。至25日晨,失事飞机的一只黑匣子已被找到。
6时15分许,记者看到,3辆印有殡仪服务字样的车辆进入现场,开始运送遇难者遗体。机场候机楼外,有一些遇难者家属在焦急等待,现场不时传出痛哭声。
伊春市长王爱文说,坠机事故中的伤者已被紧急送往当地4家医疗机构接受治疗。
惊魂:飞机一下子就断成两截
在坠机的一瞬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机上乘客又是如何反应?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的部分乘客,还原了事发当时的一些镜头。
“我们当时感觉要降落了,在降落过程中,机上乘务人员没有说有大雾”,正在伊春市第一医院治疗的薛喜来说。“我向窗外看了一眼,觉得黑压压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紧接着,飞机在地上重重弹了一下,就断成两截了。”薛喜来说,自己当时坐在10排C座靠窗位置,飞机出事后,便失去了意识。“等我醒来,就已经在医院了。”
经初步诊断,薛喜来为腰椎骨折以及软组织挫伤,骨科医生正在为其进行治疗。
“我这次是带着8岁的儿子来伊春旅游的,就是为了感受一下大森林,结果……”,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米长虹说,“我们坐在最后一排,因此坠机时感觉冲击并不重,但机舱内很快就出现了浓烟。我们马上拨打了120,并和儿子互相鼓励着,救援人员很快就到了。”
伊春市委书记许兆君对记者说,通过与乘客沟通了解到,飞机从坠地到起火燃烧,中间大约只有几分钟,一些乘客就抓住这个时间差,互相帮助着从失事飞机中逃出来。一位受伤的乘客说,他刚刚跑出来100米左右,飞机就起火了。
营救:多方联手抢救出54条生命
坠机事故发生后,伊春当地驻军、武警、消防、公安、森警等部队官兵及机场工作人员、候机接机群众迅速参与救援,有效增加了坠机乘客生存几率。
事故就是号令。与伊春邻近的佳木斯、鹤岗两支救护队25日凌晨赶至现场,黑龙江省还派出医疗队增援。伊春当地出动500余名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参与搜救。各方及时救援,坠机乘客自救,加之后方医疗保障有力,挽救了许多乘客的生命。
事故发生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江南平台入口
副总理张德江立即率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卫生部、安全监管总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连夜赶赴现场,指导抢救、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工作。25日上午,江南平台入口
“8·24”伊春飞机坠机事故调查组在伊春成立。与此同时,黑龙江省也成立了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25日在伊春表示,按照党中央、江南平台入口
的要求,黑龙江省将全力配合事故调查组主动抓好各项工作。目前已成立强有力的医疗救治组,保证伤员一人一个医疗看护组,一人一个治疗方案,千方百计避免因伤致残、因伤死亡。同时成立了遇难人员善后处理组,做好伤者、死难者家属的接待和安抚工作,使死者安息,生者宽慰。
据悉,中国民航局将立即在全国民航系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彻底排查隐患,确保飞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