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遇到看病不花钱的事。”日前,正在四川省绵阳市惠民帮扶中心享受免费检查治疗的三台县孤寡老人陈达和告诉记者,他患心脏病已经10多年,从工会的惠民帮扶中心得到免费检查治疗后,他的病情已有明显减轻。这是四川工会近年来积极完善困难职工帮扶体系的一个缩影。四川工会在建立完善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基础上,对外进行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建立以帮扶为主的惠民帮扶中心。经过3年多的努力,目前全省已建成21个市级惠民帮扶中心、153个县级惠民帮扶中心、823个乡镇(街道)惠民帮扶工作站、1186个社区(村)惠民帮扶工作点。不仅基本形成了为职工提供生活、就医、上学、就业、住房等方面的服务体系,而且与政府日常性救济相衔接,实现了“送温暖”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和社会化。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全省各级惠民帮扶中心累计接待困难职工223万人次,为176万人提供各类帮扶,救助金额达2.67亿元。与此同时,四川省总积极争取将职工帮扶工作纳入省政府工作目标考核,全省各级工会也争取把帮扶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大格局中,协同有关部门,主动参与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工作,由此促使政府与工会机制互联、功能互补、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的形成。遂宁市总面向社会公开招聘76名被称为“小红帽”的专职工会帮扶工作者,到帮扶惠民中心窗口和社区工会工作站工作;攀枝花市总联合市委组织部组织1250多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在全市开展“一对一”联系帮扶困难职工活动;安县将民政、建设等18个部门承担的95项惠民服务项目,全部纳入到工会牵头的惠民帮扶中心集中实施;泸州市总开展“一片房、一条路、一张卡”的“三个一”助困解难行动,被当地职工誉为“连心房”、“连心路”、“连心卡”工程。(通讯员苗勇 记者高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