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激情之约 和谐盛会——写在广州亚运会倒计时百天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0年08月04日   来源:新华社

 

    这是2009年3月22日,广州亚运会倒计时600天群众文化活动暨“亚运广州行”启动仪式在中山纪念堂主会场举行。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新华社广州8月4日电(记者 凌广志 贾文军 周伟)2010年8月4日,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一块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时间闪烁着一个历史性的定格:距离广州亚运会倒计时还有100天。

    历史将铭记这一天:再过100天,亚运圣火将在时隔20年之后,再度在中华大地燃起,这是继1990年北京亚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举办的又一场综合性夏季国际大型体育盛会。

    亚洲体坛健儿的光荣与梦想即将在南中国绽放。广州正在为迎接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进行最后的冲刺。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广州无数次见证了中外文明的交流碰撞。如今,这座千年商都正以全新的面貌发出激情之约——广州欢迎你,期盼亚洲各国各地区乘亚运之风续写友谊新篇章。

    激扬青春、放飞梦想,广州将奏响一曲和谐的盛世华章。世界将聚焦一个新亚洲的崛起与精彩。

    千年古城激情迎亚运

    1951年3月4日,印度新德里。在莫卧儿王朝第五代国王沙迦罕的王宫红堡,亚运圣火被一面凹镜聚焦的太阳光引燃,亚运会圣火从此熊熊燃烧。

    接下来近一个甲子中,亚运圣火一路走过南亚、西亚、东亚,实现了在亚洲8个国家12个城市的“传递”,亚运文化在这场绵延数十年的盛会中得到融会贯通。

    一部亚运史,也是一部现代亚洲史。圣火一路相传,伴随着亚洲人民为生存为独立为发展不屈不挠的足迹。它见证了日本在二战后的经济起飞、目睹了中国大地上卷起的“亚洲雄风”、也助卡塔尔一圆阿拉伯国家的亚运之梦。如今,它将来到南中国的广州,见证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崛起与辉煌。广州这座建城2200余年的古老城市,将迎来一个辉煌的时刻,让世界再度认识亚洲、认识中国、认识广州。

    回溯历史,广州与亚运牵手并非一帆风顺。从1987年广州首次提出申办亚运的意愿,到梦想成真,广州为这一天等待了17年!

    2004年7月1日,随着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2010年亚运会主办城市——广州!”这一激动人心的宣布,广州开始进入“亚运时间”。

    六年充满喜悦和艰辛的筹备、2200多个日夜的期盼,如今亚运会距离广州只有百日之遥。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准备好了吗?

    一向敢为人先、务实苦干的广州人,为践行“办一届最出色亚运会”的承诺,正在迸发激情加倍努力。

    场馆建设是亚运筹办工作的重点之一。在广州轨道交通4号线海傍站旁边,一座飘逸的灰白色场馆十分醒目,宛如艺术体操运动员手中五彩斑斓的彩带。这条“彩带”就是广州亚运城综合体育馆,工程预计8月底全面完工。尽管工程进展顺利,不过施工中遇到的挑战一点不小,钢结构吊装难度堪比“鸟巢”。施工单位为此付出了许多心血,一一攻克难关。

    广州亚运会共设置53个比赛场馆、19个独立训练场馆,形成了多中心、多功能的空间格局,即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天河体育中心、大学城、亚运城及花园酒店(总部酒店)周边场馆等五大亚运场馆群,并辐射到广州市10个区2个县级市和佛山、东莞、汕尾3个分赛区城市。按照计划,100天后,由8条线路、148个车站组成的235.7公里长的地铁轨道交通网,将覆盖80%以上的亚运比赛场馆,全力为亚运提速。

    除了场馆,亚运会的开闭幕式也是万众瞩目的焦点。广州亚运会选择在珠江上的海心沙广场举行开幕式,那将是怎样的别具风味和绚烂多姿?目前一切还是谜。不过就开幕式的导演团队而言,其领衔者正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副总导演陈维亚,这样的阵容自然被人们寄予厚望。导演团队和表演团队正在精心排练,不断完善。

    目前可以透露的是,广州亚运开幕之夜将激情无限。届时,“珠江巡游”将把珠江变成一条“流动的舞台”,9公里多的水上行程中,在火树银花的珠江两岸,将有无数的市民参与其中,一同分享亚运开幕的狂欢。

    “激情”既是广州亚运会筹备工作的一个关键词,也是普通广州人积极参与亚运会的真实写照。目前,已有90万人报名争当亚运志愿者,其中86.2%为东道主广州人。

    在亚运筹办过程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提出了“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的要求,赋予了亚运筹备工作丰富的内涵:创造新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建设优美舒适的宜居城乡;倡导健康阳光的生活方式;展现热情周到的待客之道;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

    如今的广州城,正在向“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房更靓、城更美”和“绿色亚运”的目标不断迈进。截至目前,已有835项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推动羊城换新颜,117条河涌告别“黑臭”,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城镇居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

    “广州之约”回响亚细亚

    “歌如潮、花如海、广州等你来;大江浩荡,长城豪迈,中国等你来。”四年前,多哈亚运会闭幕式上的“广州十分钟”,中国青年歌唱家谭晶的一曲《中国之约》,向全亚洲发生了盛情邀请,道出了广州对亚运的热盼。

    当这首歌曲还在不少人心头萦绕时,四年的光阴一晃而过,第十六届亚运会的圣火即将在广州点燃。

    亚运选择了广州,将广州再次推向“亚洲之路”——一条开放携手之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一条融入世界之路。随着亚运临近,中国的“激情之约”在亚细亚日益产生热烈回响。

    早在公元前119年张骞“凿空”西域前200年,一条连接中东、非洲的海上航线的雏形就已形成,这条后来被称为“香瓷之路”的“海上丝绸之路”,它的始发港就是广州。

    悠悠岁月一晃千年,亚运会犹如神来之笔,为广州重走丝绸之路提供了重要契机。

    700多年前,马可·波罗护送中国公主阔阔真远嫁波斯。2009年3月,一艘以“阔阔真公主”命名的仿古木帆船,作为广州亚运会的形象大使,在科威特扬帆起航,重走“海上丝绸之路”,向亚洲各国和地区传递“和谐亚洲、激情盛会”的亚运理念。

    今年61岁的李军民,正是“阔阔真公主号”的“掌舵人”。他在花甲之年,以惊人勇气和满腔激情,完成了这项伟大的使命。

    三个月的时间里,他们沿波斯湾和东南亚造访了近30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各国和地区奥委会、政府及民间组织的礼遇和欢迎。

    令10名船员最难忘的是,在科威特举行的启航仪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亲自上船慰问。罗格详细了解这艘船的结构和线路,并一再叮嘱大家注意安全。

    在卡塔尔,身为亲王的卡塔尔奥委会秘书长阿尔萨尼带领一支乐队载歌载舞,这是当地渔民出海前一定要颂唱的祝福歌曲,祝愿船员们一路顺风。

    一年之后,在倒计时一百天来临之际,李军民回顾这次难忘的航行时说:“在旅途中我们经历过三次大风浪,还遭遇过冰雹袭击。但我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把广州的微笑和岭南的文化带给世界。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中国,了解广州,支持亚运。”

    继重访海上丝路后,亚组委和亚奥理事会主办的重走陆上丝路也在2009年9月启动。一个月的行程中,“亚洲之路”车队穿越了中亚五国。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让汉语成为中亚地区的热门语种,车队所到之处,都在当地百姓中掀起一股欢迎亚运、学说汉语的热潮,随时都能听到“你好”的中文打招呼声。

    哈萨克斯坦奥委会秘书长季穆尔在接待中国访客时说,广州亚运会将会是一届史无前例的运动会,我们急切盼望着这场盛会。

    亚奥理事会总干事侯赛因表示,“亚洲之路”以全新的模式承载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是推动亚洲各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传播的平台,有利于亚洲人民的和谐相处和文化融合,也有利于奥林匹克精神的发扬。

    “亚运志愿信使团”则是依靠民间力量宣传亚运的又一大创举。亚组委动员广州外出旅游的市民在旅行过程中担当亚运志愿信使,携带广州市长的《广州亚运邀请信》,访问当地有关机构、与当地市民互动,以民间交流的方式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人民传播岭南文化,传递广州东道主的盛情和友好。

    2009年6月30日启动以来至今,共出发929个信使团,到访21个国家和地区,足迹遍及亚、欧、美、非、大洋洲的120个城市,开创了民间宣传亚运的新模式,被媒体称为“无形的亚运火炬传递”。亚运信使团不仅将“广州的邀请”传到世界各地,也极大地增强了广州市民作为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著名羽毛球运动员谢杏芳曾以亚运信使的身份去过韩国。谈到这次经历时,她说:“每个广州人都是亚运会的东道主,都是广州城市形象的代言人。我参观了韩国举办1988年奥运会时的一些比赛场馆,和当地一些政府官员以及市民都做了交流,邀请他们来分享广州亚运,得到了友好的回应。”

    在国内开展的“亚运中国行”同样激荡起国人的亚运情怀。不论是在巴蜀大地、青藏高原、还是在塞北江南,全国各地的市民用各种方式欢迎广州亚运。在沈阳的辽宁大学举行活动时,很多大学生现场报名争当亚运志愿者。

    亚洲体育走向辉煌的新起点

    一部亚运史,见证了亚洲体育竞技水平不断提高,成为世界体坛重要力量的过程。

    从比赛项目看,1951年首届亚运会上,比赛项目只有6个,仅有11个国家和地区的489名运动员参赛。7年后的第3届东京亚运会上,亚运会的竞赛项目已扩大到13个,参赛国家和地区已达到20个,并一举打破3项世界纪录。

    广州亚运会将攀上新高峰。这届盛会共设42个比赛项目,476个小项。其中有28个奥运项目,14个非奥项目,是亚运史上竞技项目最多的一届赛会。

    广州亚运会的另一大特点,是贯彻国际奥委会的理念,积极推动女性运动员参与到这场盛会中。广州亚运会将呈现“巾帼不让须眉”的景象,像卡巴迪、水球、板球、轮滑、龙舟、围棋和象棋等项目的女子组比赛都是首次进入亚运会。

    2002年韩国釜山,新世纪第一届亚运会上,亚运会历史上第一次全体成员欢聚一堂,参赛的运动员和教练达到9900名,亚运会走入新阶段。

    发展至今,亚运会的规模已超过泛美运动会、全非运动会、英联邦运动会等国际大型运动会,成为除奥运会外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国际体育盛会。广州亚运会将有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名运动员参赛,注册媒体人员也达到近万名,参赛人数和参赛代表团都将突破以往历届亚运会。45个亚奥理事会成员有望悉数亮相,实现亚洲体坛的“大团圆”。

    从竞技水平看,进入新世纪以来,亚洲体育的整体水平在不断提高。一些项目涌现出来的优秀运动员,比如田径项目刘翔、游泳项目北岛康介,竞技水平世界一流。2002年韩日世界杯、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大型体育盛会的相继举办,将亚洲体育运动的发展水平推上了新的高度。

    一座城市就是一部历史,一场盛会如同一个舞台。广州亚运,将成为中国体育、亚洲体育走向辉煌的一个新起点。

    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法赫德·萨巴赫亲王说,亚运会自1951年创办以来,稳步发展,参赛国家和地区、运动员和官员、比赛项目不断增加,在拥有全世界近三分之二人口的亚洲地区,亚运会已成为最大型的年轻人的体育盛会,它象征着全亚洲的团结。作为亚洲体育运动的管理机构,亚奥理事会将不遗余力地确保亚运会不断发展,让它成为未来所有亚洲年轻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相信,广州将成为日后其他亚运会主办城市的参照基准。

    亚洲文化交流的和谐盛会

    假如说北京奥运打开了世界重新认识中国的一道门,那么广州亚运就又将打开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广州致力于打造亚洲的荣光,期盼向世界展示亚洲的精彩。广州亚运会不仅是一次体育盛会,也是文化盛会。

    广州亚组委常务副秘书长、广州市副市长许瑞生说,广州亚组委的各项筹备工作一直贯穿着对自然、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努力把广州亚运会打造成多元文化共享的平台。广州亚组委希望,通过举办一届广泛参与、充满激情的体育文化盛会,弘扬友谊、公平、和平的奥林匹克价值观,促进各国和各地区的相互尊重、友谊和合作,让亚洲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的潮流中更具活力。

    回眸历届亚运会,从最初的“永远向前”、“光明、自由”、“腾飞的起点”,到“团结、友谊、进步”、“亚洲人的融合”、“终生难忘的盛会”,亚运理念和口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一方面,竞技体育在不断朝着“更高、更快、更强”迈进;另一方面,交流友谊、促进和谐在不断推进。

    一些美妙的经典瞬间至今令人难忘。在釜山亚运会上,当朝鲜运动员和韩国运动员共擎朝鲜半岛旗,引领两国800名运动员、教练员,手拉手步入运动场时,许多观众拍红了巴掌、喊哑了嗓子,眼眶中涌动着激动的泪水。

    在多哈亚运会上,陷入战争苦难的伊拉克人民,终于又能在亚运舞台上展示自己。当伊拉克代表团80余人走进哈里发体育场时,来自各个国家、地区的5万名观众将热烈掌声送给了他们。

    广州亚组委为推动亚洲文化交流进行了精心准备。以竞赛项目的设置为例,广州亚运会将亚洲各地区具有鲜明体育文化特色的运动项目尽可能列入其中,如东亚地区的柔道、跆拳道、空手道、围棋、象棋;南亚地区的卡巴迪、板球;东南亚地区的藤球、台球;中、西亚地区的马术、国际象棋等。这样的设置充分照顾到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特点和优势项目,并在小项设置上给予了适当的照顾,从而为这些国家和地区获得更多的奖牌创造条件,实现亚洲竞技事业的“和谐”发展。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认为,广州亚运会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亚运史上项目最多的一届赛会,并包含龙舟、围棋、卡巴迪等具有亚洲特色的竞赛项目,相信其对亚洲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多元文化的交流将起到重要作用。

    在文化交流方面,自2006年以来,广州亚组委陆续举办了亚洲美术展、“人类的记忆—亚洲细节”摄影图片展、印度瑰宝展等一些文化展示活动,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和共享。

    2009年9月,在第6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颁奖典礼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广州亚组委“杰出贡献奖”,以表彰其“通过大型体育竞赛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合作,通过2010年第16届亚运会的艺术与文化活动支持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今年11月,广州亚运会青年营将举办一系列活动,届时来自亚洲各国各地区的青年朋友不仅要观看亚运会的赛事、品尝广州特色美食、游览广州知名景点,还将展开彼此间的文化交流活动。

    在与港澳台地区的合作与交流方面,港澳台地区积极参与广州亚运的筹备工作。香港赛马会参与了亚运马术比赛场地建设、赛时组织和赛后管理,成为粤港两地深化合作的一个典范。台湾啤酒成为亚运会合作伙伴,促进了海峡两岸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

    在群众参与方面,广州计划把今年在广州举行的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的精品剧目汇总,让演员于亚运期间在市区和亚运村进行表演。在市区,市民可以通过在社区抽签获得分批免费入场观看150多场演出的机会。在亚运村,不仅有中国特色精品剧目,广州还将采购亚洲国家特色剧目同时上演,各国、各地区运动员、来宾及官员等全部可免费观看。

    人们期盼,广州亚运会不仅拥有精彩的体育赛事,更能成为文化盛典、友谊盛宴,为亚洲人民留下美好而难忘的记忆。广州这座千年古城,将在亚运史上树立起一座新的丰碑。

    远望位于珠江新城核心区的广州歌剧院“圆润双砾”(摄于6月21日)。广州将在今年11月,借“亚运”平台展示岭南千年商都的风采。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广州亚运会边防安保工作已进入实体准备阶段

    新华社广州6月30日电(记者 孔博)公安部边防局30日在广州召开亚运安保部署动员会,对公安边防部队亚运安保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这标志着广州亚运会边防安保工作进入实体准备阶段。 >>>详细阅读

    6月21日,从广州新电视塔上鸟瞰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场地——海心沙岛。地处广州新中轴线和珠江交汇点的海心沙岛是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举办场地。目前,开闭幕式场地主体结构已经全部封顶,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已经完成85%,舞美工程完成65%,装修完成65%,各项工程计划8月全部完工。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广州亚运会启动百日倒计时宣传推广活动拉开序幕

    新华社曼谷7月19日电(记者 史先振)广州亚运会宣传推介会19日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从而拉开了广州亚运会百日倒计时系列宣传推广活动的序幕。

    广东省副省长、广州市市长、广州亚运会组委会副主席万庆良,泰国副总理沙南·加琼巴萨,曼谷市副市长提素婉出席并致辞。中国驻泰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参赞高文宽、泰国华人华侨、泰国奥委会官员等300多人出席推介会。 >>>详细阅读

 
 
 相关链接
· 广州亚运会筹备大事记
·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安全监管工作方案》的通知
· 已有超过90万人报名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志愿者
· 世博会广东周开幕 亚运会吉祥物登上世博舞台
· 广州亚运会亚残会开闭幕式票开始销售
· 广东为亚运会开幕倒计时100天精心准备文化活动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