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记者李寒芳)海协会与海基会29日在重庆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两岸学者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ECFA的签署,基本解决了两岸经贸合作正常化、制度化、机制化问题。协议的实施将逐步消除两岸贸易壁垒、合理配置资源、拓展合作领域,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进入稳定运行与不断深化的成熟期,有助建立投资双向化、形态多元化、产业链合作化的新模式。
早期收获计划涉及到双方的降税安排。浦东台湾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盛九元表示,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将给纳入清单的产业一个调整、缓冲期。第一步两岸可能会先开放影响较小的一些产业;第二步开放影响较大的产业,但不会造成整个产业结构、相关就业环境的“洗牌”;第三步再开放影响最大,亟待进行产业升级、调整的产业。“三步走”的安排非常符合两岸目前的经济状况和现实。
“服务贸易直接和民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最能够直接受惠广大民众的领域。”台湾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所长张五岳说,台湾高品质的服务业将为大陆民众提供更多选择。两岸投资形态将进一步从单一制造业向服务业等多元化领域,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领域拓展和深化。
专家们指出,ECFA生效后,虽然两岸某些产业不可避免会遭遇“阵痛”,但受益的产业远远多于受损的产业,短期受到影响的某些产业将获得调整的机会。这意味着两岸重组产业链、经济转型具备了良好的开端。
华侨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副教授郭丽说,一些受冲击的产业可通过这次调整的机会,加速产业升级,实现产业转型,寻求新的产业定位,这对于改善台湾产业结构是一次良机。
“我们应从前瞻、宏观的角度来看待ECFA的签署。”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刘红说,通过双方的降税安排,两岸产业链中的加工制造成本将得以降低,这将大大降低在大陆投资的台资企业的成本,台资企业将可更多开拓大陆内需市场。
“ECFA不仅包括贸易和投资条款,还包括有规划指导、有政策支持、有产学研共同参与的产业合作,”郭丽表示,这将使两岸双方在一个更好的环境下展开更高层次的产业合作。
张五岳认为,台湾服务业占整个GDP的70%。ECFA实施后,它们将得以更多进入大陆市场。另一方面,协议也将促进大陆企业拓宽在台的投资领域,“两岸投资形态将由此呈现多元化、高附加值化、优质化的发展”。
“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是现阶段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ECFA的生效、实施,为两岸解决‘经济两化’问题打开了大门。”刘红说。
专家认为,两岸经济关系将由此开启投资双向化、形态多元化、产业链合作化的新模式,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局。
“ECFA的签署是两岸经济合作由功能性向制度性转变的重要标志,为促进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提供了动能。”福建省社科院研究员单玉丽说。
她表示,目前台商在大陆投资项目近8万个,截至今年6月,台湾当局共核准陆资赴台投资项目43件,双方投资呈现极不对等的局面。ECFA生效后,台湾当局对大陆企业的诸多投资限制有望放宽,大陆企业也将从ECFA赋予的商机中获得更多入岛动力。
两岸专家对ECFA生效、实施抱持高度期待。郭丽说,ECFA只是一个框架协议,要加以落实并发挥作用,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具体化和延伸,直到两岸经济产生实质性的整合效果。
单玉丽建议,大陆可选择部分区域作为ECFA框架下的次区域合作先行区,在ECFA框架下签署更具体的合作协议,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两岸经济合作新模式、新机制,寻找两岸全面合作制度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ECFA为两岸经济关系建立了互惠互利的平台,以及与亚太区域经济相衔接的渠道。”张五岳说,好的开始需要有好的结果,才能够让两岸民众共同分享、共蒙其利。
两岸经济关系藉“新框架” 跨入新纪元
新华社重庆6月29日电(记者张勇 赵博 张琴)公元2010年6月29日,海峡两岸乃至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两江汇流的山城重庆。一份在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在这里经由两岸两会领导人第五次会谈应运而生,两岸经济关系由此跨入了新的历史纪元。
当天14时40分许,重庆申基索菲特大酒店三楼水晶厅,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分别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和《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上郑重落笔签字。现场镁光灯闪烁,出席签字仪式的两会代表以及前来采访的约两百位中外记者,共同分享这一历史时刻的喜庆气氛。
协议签署后,其文本内容第一时间即通过权威媒体公之于众。其中,最为人们所关注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虽然协议文本仅2900余字、5章16条,却基本涵盖了两岸间的主要经济活动,包括了对现有机制的补充与完善,对未来合作的展望与开拓,以及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的防范和争端解决,堪称一份“沉甸甸的协议”。
根据这份旨在推动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的框架协议,海峡两岸将逐步减少或消除双方之间实质多数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步减少或消除双方之间涵盖众多部门的服务贸易限制性措施;提供投资保护,促进双向投资;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和产业交流与合作。
过去20多年里,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日趋热络、紧密,积蓄了巨大能量。截至2009年底,两岸贸易额累计超过9600亿美元。而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和自由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抉择。
经过5年时间酝酿、半年时间商谈的ECFA,充分考虑和照顾了两岸各界人士的意见和愿望,充分体现了两岸经贸关系的现状和特点,将为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和自由化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机制。
陈云林说,框架协议符合两岸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有利于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有利于两岸共同应对日益严峻的国际竞争,最大限度地实现两岸经济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江丙坤则表示,ECFA的签署不但是两岸经贸关系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两岸各自面向区域经济整合以及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关键一大步。
“以民为本”是新签两项协议的又一大亮点。为使两岸民众尽快享受到框架协议的利益,双方同意先实施早期收获计划,在框架协议生效后对部分产品实行关税减让,并在部分服务贸易领域实施更加开放的政策措施。这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在协议的5个附件中。
据海基会副董事长高孔廉29日下午透露,享有盛誉的台湾茶叶也在这份早收计划当中。这意味着,大陆消费者不久即可享受到更价廉物美的台湾香茗。
另据披露,根据框架协议,两岸双方将在早期收获计划实施后不超过2年的时间内,分3步对早期收获产品实现零关税。
有关专家认为,大陆方面在早收计划中认真履行了承诺,充分释放了善意,照顾了台湾中小企业弱势产业和广大农民利益,“可以说,ECFA是一份两岸同胞互利互惠的协议,体现了协商成果为两岸同胞共享的精神。”
作为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相关联的一部分,《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虽然未如ECFA那样“吸引眼球”,但其重要意义却不容低估。根据该协议,两岸将加强专利、商标、著作权及植物新品种权等两岸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海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立中评价认为,这份协议既立足当前,有效解决商标抢注、专利仿冒、网络盗版等急迫问题,且着眼未来,将提升两岸知识产权的创新、应用、管理及保护,更好地推动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ECFA等两项协议的签署在海峡两岸得到普遍而热切的关注。29日出版的台湾《联合报》发表社论指出,这将是两岸推动经贸关系正常化最重要的一步,更是“划时代的关键历史事件”。
协议完成签署后,中共中央台办、江南平台入口
台办主任王毅如此致贺: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的又一重大进展,也是两岸关系史上又一座里程碑。”
协议的签署给两岸经贸打开了一扇大门,也意味着更多的工作即将展开。根据两会领导人商定,第一阶段,签署框架协议;第二阶段,就框架协议中各项规定目标进行商谈,逐一签署单项协议。ECFA协议文本中也明确写道:双方同意在不迟于协议生效后6个月内,就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建立适当的争端解决程序以及建立投资保护机制等问题展开磋商,并尽速完成、达成协议……
“ECFA的签署是一个圆满的句号,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商务部经贸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刘雪琴说。
特写:见证ECFA“诞生”
新华社重庆6月29日电(记者赵博 张琴)6月29日14时30分,重庆索菲特大酒店水晶厅。
安静,静到红色警戒绳后站满200多个记者,连一声咳嗽都听得清清楚楚。所有人屏声静气地等待一个重要时刻的到来。
红色的背景墙上贴着“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峡交流基金会签字仪式”几个白色的大字,在三盏巨大水晶灯的映衬下,分外醒目。
即将签署的协议文本,静静躺在墨绿色围布和百合花束装点的签字台上。其中一份,便是万众瞩目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有请江丙坤董事长、陈云林会长签署两项协议。”
……
“有请礼宾人员互换已经签署完成的两项协议。”
……
“有请江丙坤董事长与陈云林会长交换协议文本。”
当两人将红蓝两色的文本递到对方手上时,水晶厅里响起的密集快门声,如同水银泻地般,闪出一片银光。随后是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酝酿五载、协商数月的ECFA,终于在万众瞩目之下完成签署,正式“问世”。当两会代表举起庆功的酒杯,时钟的指针定格在14时40分。
为了这10分钟,两岸两会及有关部门进行了3次专家工作商谈和10次内部沟通,所经历的艰难令两会成员至今感慨。
协议签署前一天,陈云林在欢迎江丙坤抵达的仪式上有感而发。
千山环抱、两江汇流的重庆,让他想起一句古语: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以当前两岸关系论,‘仁者’乃以民为本、加强合作,为同胞谋福祉;‘智者’乃以诚信为重、求同存异,务实解决面临的许多问题。”
毫无疑问,这份仁智之道体现在了ECFA商签的全过程。两岸平等协商、追求互利双赢,同时又互谅互让、充分释放善意。
不少来到重庆采访的媒体记者说,ECFA的商签已经成为两会制度化协商的一个“模本”。
两岸两会在山城重庆的美丽“约会”即将落幕,ECFA给两岸关系带来的震撼和影响却刚刚开始。
根据安排,ECFA后续的投资保障协议,将作为两会领导人第六次会谈的重要议题。
相信由山城感悟的仁智之道,将陪伴两会接下来的协商之路。正如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所说:“希望两会继续秉持对等协商、为民兴利的原则,共同为两岸人民创造美好幸福的愿景。”
两岸基层:ECFA “红利”看得见摸得着
新华社北京/台北6月29日电(记者任沁沁 陈键兴 吴济海)“ECFA终于签署了,对台湾渔业来说当然是个好消息,一定会不断带来利多。”台湾杰翔渔业公司董事长特别助理陈宗民兴奋地对记者说。
29日下午,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重庆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协议中,双方同意针对货物贸易逐步减少或消除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这令台湾众多基层业者欣喜不已,陈宗民就是其中一位。
去年11月来大陆参加两岸农渔水利合作交流会时,陈宗民和许多与会的台湾基层农渔业人士就提出,希望大陆进一步扩大台湾农渔产品准入并给予关税优惠。而今这一期待成为现实,他欣慰地说:“我们原本主要依赖出口日韩以及欧美,未来有了关税优惠,我们就不必舍近求远,可以扩大进入广阔的大陆市场。这当然是大好事啦!”
台湾中南部是水果和农渔产品的主产区。高雄县农会总干事萧汉俊对记者说:“ECFA的早期收获计划中包括台湾农渔产品,这为我们中南部农渔民打开了一个‘大通路’,也让我们感受到大陆方面的善意。”
对于未来,他信心满满:“ECFA签署后,大陆庞大的市场肯定会更加欢迎台湾的优质农产品,大陆十几亿消费者可以享用更丰富、更物美价廉的台湾农渔产品。这就是双赢嘛!”
对于ECFA的签署,大陆基层业者也欢欣鼓舞。在北京马连道茶城经营多年的翁燃桂,近几年和台湾茶商的生意往来越来越多。“生意人最关心的除了成本,还有就是效率。签署这个协议能使两岸商家,尤其是我们这样的中小业者建立起更紧密、更顺畅、更高效的合作关系。”翁燃桂说,“大饼要大家一起分享,大市场要大家一起来做。”
陈宗民和翁燃桂有着同样的看法。他说,ECFA还提出下一阶段将积极促进投资便利化和推动两岸中小企业合作,这为两岸业者开展更深入的合作创造了更好的氛围,可以说是一项“长远性的利好”。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本周台北股市“ECFA概念股”明显跑赢大盘。在“统一期货”工作的吴明宪对记者说,对ECFA利好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最近买入股票的客户多了,买气涨了,说明大家对经济的信心更足了。
ECFA的签署被岛内有关机构和分析人士认为是今年台湾经济转好的主要助益。有研究认为,众多台湾中小企业将从ECFA早期收获计划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