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筑“生命之坝”
——四川江油市八一水库震损加固恢复重建项目见闻
新华社四川江油6月23日电(记者柴恭泉、杨三军)太阳高挂,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四周的青山,站在堤坝上望向绿油油的菜田,不时拂面吹来几丝微风……这是6月22日上午记者在地震重灾区四川江油市八一水库上欣赏到的“夏日美景”。难以想象,两年前汶川特大地震后,八一水库曾被水利专家评定为“高危水库”。
八一水库位于江油市八一乡境内的廖家河上游,距江油市城区约32公里的车程,属涪江水系。水库工程1958年开始动工,1973年完成并投入使用。三十多年以来,这里一直肩负着防洪和灌溉的主要任务,同时还兼备养殖、旅游以及农村人畜饮水和场镇供水等综合利用功能。可以说,这是一座保证八一乡及周边村民生产与生活用水的“生命之坝”。
江油市水务局规划建设股股长谭兵告诉记者,八一水库是江油的第二大水库,总库容有1188万立方米。汶川地震后,坝肩漏水的情况很严重,坝体也出现了破裂的险情,而江油恰好又地处龙门山断裂带东侧,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为了解决“高危水库”这一难题,绵阳市水务局及有关部门开展了震损恢复重建工作。通过对大坝实施加固、坝肩与坝基帷幕进行灌浆防渗处理、整治溢洪道等手段,八一水库得到了全面恢复和加固,目前已开始投入试运行并开闸放水,首期可保障约4000亩农田的灌溉,随着项目与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今后将不断扩大覆盖范围。
65岁的刘代平居住在八一乡新民村五组,他告诉记者,现在家里种了两亩地,都是用八一水库和附近斩龙垭小水库的水来浇的。摘下草帽,刘代平指着他家的油菜地笑着说,“地震之后,这里的水库得到了整治,不像以前还是泥土坝的时候那么不安全。国家花大力气修水利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据谭兵介绍,江油市共有中小型水库187座,数量位居全省各县(区、市)第二位。汶川地震导致市内水库全部受损,其中溃坝险情水库15座,高危险情45座。在中央提出“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要求下,目前全市已完成对163座受损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接下来将加快恢复重建速度,确保在今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剩余震损水库加固重建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