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开放创新中呵护历史-江苏周精彩诠释世博会主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0年06月17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京6月17日电(记者蔡玉高、蒋芳、潘晔)江苏馆换装迎客,江苏周异彩纷呈……6月13日至17日,上海世博会定格下的“江苏时刻”,以极度的凝练与写意,将古典又现代的江苏之美呈现给世人。

    在守望传统中创造神奇,在开放创新中呵护历史。“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在江苏周得到精彩诠释。

    吴韵汉风令世界驻足

    上海初夏的清晨5点,城市还没有醒来,但南京小红花艺术团9岁的演员柳岩芮已经来到了世博园内的宝钢大舞台,和150名演员集合,为5个小时后举行的开幕演出“走台”。

    9时许,江苏馆的讲解员陈丽迎来了当天第一位参观的客人。来自西安的母子俩站在镇馆之宝“大白菜”面前,请陈丽帮他们拍张合影。

    10时30分,观看完开幕演出的人们涌入中国元素传习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顾业亮和弟弟顾业广,正动手扎制第一组“海宝”造型的花灯。来自英国的小游客在扬州雕版印刷大师的指导下,亲手印刷了一幅作品。

    下午13点,陈丽终于坐下来喝了口水,吃了点东西。“嗓子有些哑了。江苏周的游客是平时的好几倍,布展也全部翻新了,要记要讲的东西太多了。”

    14时30分,北京的团队游客在苏州拙政园中徜徉。导游杨阳边走边说:“拙政园1997年已入选了世界遗产名录。江苏是文化大省,全省600多处旅游景点有70%都是文化遗产。”

    傍晚7时,柳岩芮在宝钢小舞台开始了一天中的最后一场演出。来自挪威的观众蒂娜站在最后一排欣赏后说:“中国的演出很热闹,也很独特,非常吸引我。有机会希望能去江苏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

    21时许,大学生王涵打开电视机。江苏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冯锦文说:“江苏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数已达到8个,占全国总量超过了五分之一。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保护体系的完善程度也领先全国。正是在坚持不懈的保护与传承基础上,才会呈现出这样的江苏馆和江苏周。”

    黄浦江畔的世博园内,集聚了189个国家的风情万种。无论从空间还是时间来看,历时5天的江苏周、600平米的江苏馆,都仅是其中微小的一部分。

    然而,如果将时间与空间的维度拉长,将每一个展品背后的光阴、每一场演出的幕后故事,将人与人之间的交汇和互动定格、放大,或许能令来到世博、参与世博的人们,在记忆中留驻一段关于吴韵汉风的独特记忆。

    在开放中缔造神奇

    走近江苏馆,高达7米,缓缓移动着的15扇“屏风”上同时变幻着美景,而当两面移动的“屏风”完全重合时,人在馆外就能看到馆内的情形。

    “这是省区市馆内唯一一个可以既封闭又开放的展馆,最多可以6块移动屏同时重合,打开大面积的开放空间。展区内则是一个开放式的园林,没有通常的隔离、分区,也没有单一功能性的入口出口。这一设计理念寓意着江苏的开放与包容。”江苏馆总设计师、上海龙展展示工程有限公司执行总监孙峰说。

    大开大阖,通天彻地。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江苏的地域文化也是坚持个性又兼具包容的,与世界的联系是紧密而丰富的。

    “外墙上不断变幻的‘苏’字,告诉我们这里自古就是鱼米之乡。但是,真正是改革开放的这30多年,以园区经济为代表的开放型经济更能体现现代江苏人开放的胸襟和创新的活力。尤其是在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的理论和管理方面,江苏从国际舞台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江苏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顾为东说。

    位于苏州金鸡湖畔的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堪称其中典范。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国际合作的一块试验田,15年来园区GDP以年均30%的速度成长,GDP比开发之初增长近100倍,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500多倍,平均每天吸引外资近600万美元,每两天新增一家外企。对此,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给予“青出于蓝”的评价。

    不止如此,苏州高新区、无锡新区、南京高新区……如今,江苏16个国家和省级高新园区,集中了全省40%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孕育出了光伏、风电、生物医药等90%以上的新兴产业。也正是依托园区经济,江苏以占全国1%的土地、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约14%的GDP。

    除了引进来,还有走出去。苏宁电器以5000万美元收购香港镭射电器门店,江阴模塑集团在德国设立江南模塑工业公司……截至目前,江苏已有20多家企业在海外上市,借助国际融资壮大自身。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成为新的投资目的地,仅今年一季度,新批赴美国投资项目20个,中方协议出资9000万美元,同比增长802%。

    “江苏经济在经历了发展乡镇企业和开放型经济两次重大转型之后,正处在第三次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这次转型的核心是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通过调整优化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更多的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表示。

    和谐造就美好家园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园冶》起首篇提出的中国传统园林的创作宗旨。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即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这样的理念不仅体现在古代的经典园林中,体现在现代文明的发展理念中,更体现在江苏未来美好家园的蓝图中。

    位于馆内正中的“大树”总能吸引最多游客的目光,它的13条枝杈上各挂着一台显示屏,连接着江苏13个地级市中的“全球眼”高清摄像头。在讲解员的指导下,记者用手机拨通了显示屏上的电话。更神奇的是,通过手机就能直接操控屏幕,浏览江苏各地风貌。

    据江苏省科技厅厅长朱克江介绍,物联网是全球新技术发展重大方向之一。江苏在物联网研究方面一马当先,前年11月已建成的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中心已初具规模。目前,正制定“感知中国”中心建设的总体方案和产业规划,力争建成引领中国传感网技术发展和标准制订的中国物联网产业研究院。

    “江苏馆内的这一棵信息树、一朵太阳花、一颗生命蛋,它们分别对应着象征未来的信息化、太阳能和生命科技。虽然是最前沿的科技,但其设计理念仍来源于我们身边的自然。科技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是未来美好家园的方向。”江苏馆总设计师孙峰说。

    如设计师所说,当资源瓶颈迫使人类发展低碳经济并寻求新能源时,江苏人也从自然中寻找到了解决方案。江苏在太阳能研发领域走在世界最前列,太阳能电池产量已占全球15%,全球市场的50%的太阳能硅片出自江苏。而在风能发电领域,江苏的风能设备制造能力也占了全球市场的四分之一。此外,江苏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多项新技术也都在世博会上或展示、或应用。

    不仅如此。作为人口密度全国最大、人均环境容量全国最小、单位国土面积工业负荷全国最高省份,江苏省在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目标的情况下,提出今年全省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削减3%和2.2%。

    “之所以要把污染减排指标定得高一些,意图很明显,就是用高标准倒逼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江苏省经信委副主任顾瑜芳表示。

    正如江苏馆的解说词所说,园林是江苏的城市记忆,园区是江苏现代城市的成功实践,家园是我们对未来蓝图的真情描绘。三者的融和即园林+园区=家园。

    “这就是江苏对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独特诠释。”江苏省副省长张卫国表示,“我们也将从世博会上学习来自世界各地的先进发展理念与科学发展路径,这些都将帮助江苏人更好地建设未来和谐家园。” 

 
 
 相关链接
· 上海世博会端午节迎来刚果共和国国家馆日活动
· 上海世博会民营企业联合馆举行自愿减排启动仪式
· 上海世博会中外宾客受邀参加2010庆端午主题活动
· 敞开胸怀拥抱世博—江苏倾力参与上海世博会纪实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