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新华社记者 刘羊旸)我国是世界上森林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森林具有独特的、重要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科教审美等方面的价值。“新中国成立以来,林业部门高度重视对森林旅游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印红27日在2010中国森林旅游节发布会上表示。
1982年,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湖南省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自此我国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业逐步发展壮大,并保持着快速、良好的发展态势。
国家级森林公园达730处
就森林旅游业而言,森林公园是我国森林旅游事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载体。我国的森林公园建设管理体系分为三级,即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和市(县)级森林公园。
来自国家林业局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共建立各级森林公园2458处,总规划面积达1652.5万公顷,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达到730处,国家级森林旅游区1处,规划面积1151.9万公顷。广东、山东、浙江、河南、山西、江西、四川、福建等8个省的森林公园数量超过100处。
“这些森林公园的建设和有效管理不仅使我国林区一大批珍贵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国家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印红说。
近4年森林旅游直接收入达690亿元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剧的今天,森林公园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度假、养生、健身的重要场所,森林旅游产业正逐步成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中最具活力和最具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
记者从国家林业局获悉,2006年至2009年,全国森林公园共接待森林旅游人数超过10.66亿人次,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7%,以门票为主的森林旅游直接收入达690亿元,创社会综合旅游收入超过570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28%。有123处森林公园的年游客人数超50万人次,46处超100万人次。有201处森林公园年旅游收入超1000万元,34处超亿元。
据统计,森林旅游产业使全国2700个乡、12000个村、近2000万农民受益,带动森林公园周边4654个村脱贫,直接吸纳农业人口就业数量近50万个。
印红表示,森林旅游产业有力促进了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就业机会,实现了兴林富民,为现代林业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森林旅游业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森林旅游是林业独具特色而又不直接消耗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的绿色产业,是可持续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结合点和最佳载体。”印红说,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以走进森林、回归自然为特征的森林旅游需求越来越大,这为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成长孕育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印红表示,今后一个时期,国家林业局将着力推进森林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打造特色,努力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森林旅游产品。
记者从国家林业局了解到,力争到2015年,全国森林公园总数达到3000处,规划总面积2000万公顷,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800处,规划面积1300万公顷。全国森林旅游人数达到5亿人次,森林旅游直接收入达到600亿元,社会综合产值达2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