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对口省市援疆13年——高歌新时代的“边塞曲”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0年05月24日   来源:新华社

高歌新时代的“边塞曲”
——对口省市13年援疆工作纪实

    新华社乌鲁木齐5月24日电(新华社记者 毛咏)2010年春天,新疆迎来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东西部“握手”。19个省市的党政要员带队西行,考察对口援疆地区的综合情况,高歌新时代的“边塞曲”。

    在过去的13年中,新疆与援疆省市、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共同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援疆成绩,为新一轮更大规模的援疆提供了宝贵经验,更探索出一条中国西部永续发展之路。

    13年援疆成效斐然

    1996年,为促进新疆发展,维护新疆稳定,中央作出开展援疆工作的重大战略决策。13年援疆走过了一条从“干部支援”到对南疆四地州实行“干部支援与经济对口支援”相结合,再到在全疆范围开展全方位对口支援之路。

    时至今日,中央已先后为新疆选派了6批共3700名援疆干部。新疆13个地州市和82个县(市),以及58个直属单位和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辖的14个师及32个直属单位和部门都有援疆干部的身影。

    随着援疆技术、人才的到位,新疆各地迅速开展高等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对口衔接,建立了内地重点大学和医疗卫生机构与新疆高等院校和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关系。从2008年开始,中央又加大了新疆16个重点学科所需紧缺人才的选派力度,援疆的专业技术干部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断增加。

    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援疆办公室了解到,13年中,14个援疆省市、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已累计为新疆无偿援助资金、物资折合人民币43亿元,援建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工程和民生工程,改善了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已经实施合作项目1200多个,到位资金250多亿元;各地为新疆培训各类人员40多万人次。

    如今,在新疆南部的喀什、和田,在帕米尔高原上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一些县市,在天山脚下的伊犁河谷,各个援建的基础设施项目成为当地亮丽的风景:在地震频发的乌恰县有个漂亮的“大连新村”,在新疆“东大门”哈密市有条宽敞的“广东路”,在“西部明珠”伊宁市有条“江苏大道”……这些因援建地而命名的道路、桥梁、学校、医院、新农村已经遍布新疆各地。

    在新疆南部重镇喀什,一批批援疆教师忘我工作,大幅提高了当地的教育水平,使当地最大的中学--喀什二中的升学率由以前的不足50%,提高到现在的90%以上,一大批少数民族学生在援疆老师的精心辅导下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援疆办主任石岗说:“援疆促进了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使新疆各族群众得到了实惠,感受到了党中央的亲切关怀,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增强了新疆各族群众对祖国的向心力,也让我们更加体会到中央关于开展援疆工作的决策是非常正确的。”

    东西部“握手”机遇无限

    机遇在“握手”中产生。随着援疆工作的深入,新疆与内地省市的经济、信息、人员的交流越来越多,已经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的交流渠道。

    就在大批援疆干部“西出阳关”的同时,大量新疆的干部、技术人员也在广大援疆干部和派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东去、南下,赴内地培训、挂职和交流。

    在哈密、霍城等援疆试点县(市)的一些乡村,不少村支书、村委会主任等基层干部都到援助地广东、江苏等地的一些乡镇取过“真经”,学习当地乡镇经济发展的模式及方法。他们表示,收获很大,对于回到新疆调整思路、脱贫致富很有帮助。

    据自治区援疆办的统计,13年中,通过对口援疆渠道赴内地培训挂职的新疆干部累计达40多万人次;内地也有7000多批、7万多人次到新疆考察;新疆有3000多批、3万多人次到内地考察。

    第六批援疆干部、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明平评价说,这种宽领域、多渠道、深层次的交流合作,促进了内地对新疆的了解,也开阔了新疆基层干部的眼界,从情感上拉近了东西部的距离。

    在新疆各级干部的眼中,活跃在天山南北的援疆干部就是当地招商引资的“先遣队”。通过援疆干部牵线搭桥,很多受援地区和援疆省市经常组织代表团、考察团进行互访,举办或参加各种贸易洽谈会,促成了很多合作项目的实施。

    13年“接力”援疆,也是一个援疆模式不断深化的过程。至第六批援疆干部到位后,援疆模式的探索更加深化和注重实效:有的省市把援助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分年度以项目资金的形式拨付;有的省采取“一对一”“多对一”模式,市对县、县对乡、乡对村、部门对部门、单位对单位的方式帮扶当地脱贫致富;有的省市制定了无偿援助项目规划;有的省市还动员鼓励民间力量开展援疆工作等。13年的探索,为全国大规模援疆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经过十几年的援疆,一条脉络逐渐清晰展现在人们眼前:每一个援疆干部看似一个点,他们的身后实际上是一个市、一个省的资源与力量。他们就像一条条纽带,使新疆与内地的联系更加紧密,沟通更加顺畅,感情更加浓厚。

    新一轮援疆蓝图绘就

    如今,新一轮援疆工作火热启动,19个省市代表团密集赴疆,在援疆历史上从未有过。虽然国家确定2011年为新一轮援疆全面实施年,但各代表团在考察之时就已经启动了一批实实在在的试点项目。

    新一轮援疆将是支援地域最广、所涉及人口最多、资金投入最大、援助要素最全的一次对口支援。仅2011年,19个省市对口援疆资金规模就将达到100亿元,而中央投入资金规模还将大于省市对口援疆的资金规模。

    事实上,除了规模宏大外,新一轮援疆的“新意”还有很多:新一轮援疆有明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援疆省市既有明确目标,又有进度上的参照系;新一轮援疆增加了支援省市,新增了安徽、山西、黑龙江、吉林和深圳市,受援方扩大到新疆12个地州、82个县市和兵团12个师;新一轮援疆调整了结对关系,考虑支援方综合实力与受援方困难程度进行匹配,考虑双方资源地理气候特点进行结对;新一轮援疆突出面向基层,重点支援南疆等困难地区; 新一轮援疆拓展了援疆内容,是经济、干部、人才、教育等全面援疆。

    新一轮援疆过程中,各援疆省市代表团表示,要将更多资金投向民生领域,要把“输血”与“造血”、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形成援疆新局面。已经开工或规划中的许多援疆项目,都是和民生密切相关的项目。

    新疆社科院经济研究专家董兆武分析说,新一轮援疆工作启动标志着新疆即将进入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制约新疆发展的原因并不仅是资金问题,更重要的是人才问题,而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则是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的综合援疆,是经济援疆、干部援疆、人才援疆、教育援疆全方位的对口援疆。新疆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宋建华认为,对口援疆,有助于新疆在发展中既学习东中部地区的成功经验,又避免他们在发展中走过的弯路,实现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率发展。

    按照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谋篇布局:未来5年,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将明显加快、各族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未来10年,最大限度缩小新疆与内地差距,确保2020年新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相关链接
· 天津召开选派援疆援藏干部工作会 部署工作任务
· 卫生部:切实推动卫生援疆工作有计划可持续开展
· 新一轮援疆大幕开启:五年内使南疆发展明显加快
· 林业援疆工作座谈会召开 确定下一阶段重点任务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