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从点到面,中阿友好互惠合作不断深化
——访中国驻科威特大使黄杰民
新华社科威特5月11日电(新华社记者杜健)“近年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已从油气资源贸易这一点,向文化、教育、金融、投资、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层面推进,中阿友好互惠合作关系在不断深化,”中国驻科威特大使黄杰民近日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
黄杰民说,中阿双方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起平等合作关系,以政治互信为基础,不断拓展和深化各领域的互惠合作。“以能源合作为例,中国是阿拉伯国家石油的主要进口国之一,双方在巩固油气资源经贸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模式,讨论的议题早已突破传统领域,转向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实现双方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在文化和教育合作方面,黄杰民说,目前中国已同包括科威特在内的所有阿拉伯国家签署了文化合作协定,以推动中阿文化交流的发展。在中阿文化部门的积极努力下,中国与阿拉伯艺术家之间的交流互访日益频繁,每年有1000余名阿拉伯国家官员和技术人员到中国参加各种交流和培训项目。此外,孔子学院、中国电影节、文化周、图片展等活动不仅促进了中国文化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也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
他说,作为新时期中阿关系发展的里程碑,“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的成立有利于巩固和拓展双方在各层次、各领域的合作,进一步丰富中阿新型伙伴关系的战略内涵。经过6年的发展,论坛已形成平衡推进、官民并举的发展格局,建立起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十余个合作机制,成为双方加强务实合作的有效平台。
统计数据显示,中阿合作论坛成立的第一年2004年,中阿双边贸易额达367亿美元,到2008年,这一贸易额跃升至1328亿美元,年均增长38%。
据黄杰民介绍,在这一论坛的框架内,中阿文明对话、中阿企业家大会、中阿能源合作大会等机制有力地促进了中阿在各领域深入合作。中阿合作论坛相继成功举办了两届企业家大会,让越来越多的中阿企业家看到双方互利共赢的机遇,有力地促进了中阿贸易合作关系的稳步发展。
黄杰民表示,即将举行的中阿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是新时期中阿关系发展的一件大事,相信在中国和阿拉伯国家联盟22个成员国的共同努力下,双方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将不断迈上新台阶,为中阿人民带来越来越多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