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4月13日电(记者 周芙蓉)历史罕见大旱暴露贵州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今后5年贵州将加大水源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工程性缺水。
贵州省水利厅厅长黎平介绍说,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贵州工程性缺水问题,贵州目前正编制规划,5年内建设一批大、中、小水源工程,拟向国家申报10个大型水利枢纽、183座中型水库。
黎平说,贵州目前已建的1.9万处水库山塘中,99%是小型水库。贵州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性缺水严重,中型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对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具有决定性作用。
中型骨干水源工程是供水安全体系可靠的水源保障。只要有中型骨干水源工程的地方,在旱情发生时均有水可调,旱情可以得到及时缓解。遵义市中心城区40万人1月出现饮水困难,城区定时、分片供水,水利部门通过架管道从遵义灌区水泊渡中型水库应急调水,很快保证了城区供水。
“十一五”以来,国家在项目和资金上对贵州给予重点倾斜,特别是在拉动内需项目上给予大力支持。2006年到2008年,中央共投入贵州水利建设资金50.24亿元,比“十五”同期增长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