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场防控火灾的“人民战争”
——写在全国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启动之际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 邹伟)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火灾隐患大量滋生,消防管理难度不断加大,火灾防控压力前所未有。尽管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超常措施,保持了火灾形势总体平稳,但全社会防控火灾的基础依然薄弱,火灾形势仍然严峻。
4月初,公安部做出部署,自2010年至2012年,在全国实施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力争通过三年不懈努力,使消防工作社会化水平明显提升,全社会消防安全环境明显改善,重特大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得到有效遏制,全国火灾形势持续稳定。
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强调,在全国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正是要从全社会防控火灾基础薄弱处着力,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打一场防控火灾的“人民战争”。
动员各方力量参与构筑“防火墙”
公安部消防局的数据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全国发生一次死亡20人以上的火灾15起,共造成815人死亡、349人受伤。有些火灾虽然未造成群死群伤,但损失惨重。
“深刻分析火灾频发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单位消防工作责任不落实,农村、社区消防安全工作基础薄弱,小场所、小单位消防安全失控漏管,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不力,部分群众消防安全意识不强,消防监督管理水平不适应。”刘金国说,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很难保持火灾形势的持续稳定。
因此,按照“防火墙”工程的规划,政府部门、社会单位、农村和社区、公安机关将全部纳入建设体系,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都将被动员参与到“防火墙”的建设之中:
——落实政府部门消防工作组织领导、监管、设施建设、检查考评“四项责任”;
——提高社会单位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四个能力”;
——夯实农村社区火灾防控组织建设、设施建设、群防群治工作、队伍建设“四个基础”;
——提高公安机关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消防宣传教育、社会管理创新“四个水平”。
公安部消防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构筑“防火墙”工程,特别要突出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依靠人民群众,动员人民群众,造福人民群众,是我们推进‘防火墙’工程的基础和动力”。
地方经验助力全国普建“防火墙”
“二楼着火了,着火了!”一名售货员大声呼喊。不到半分钟,十余名手持灭火器的员工从各个铺位赶到起火现场;不到一分钟,商场的消防人员也赶到现场;与此同时,各个区域的商场员工紧急疏导顾客离开,整个过程快速而有序,火灾在初起阶段就被成功扑灭。
这是记者4月2日在石家庄市一家商场目睹的一次消防演练。
统计数据显示,近十年90%以上的重特大火灾发生在社会单位。抓住了社会单位,就抓住了防控大火的关键。河北省在这方面的经验无疑对全国建设“防火墙”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目前,通过建立政府主导机制和部门联动机制,制定地方标准,广泛对社会单位进行消防培训,帮助社会单位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的能力,河北省连续8年没有发生死亡10人以上火灾;2009年全省共查改火灾隐患10万余处,85%的火灾被控制在初起阶段,没有发生群死群伤火灾。
“城镇化步伐加快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消防安全保障能力跟不上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弱而消防安全要求高,消防保卫任务繁重而消防警力不足……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河北公安消防总队总队长王向东坦言,短时间内消防警力不可能大量增加,公共消防设施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把防控火灾关口前移到单位内部,才能筑牢火灾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当前,农村、社区消防安全失控漏管等问题也十分突出,全国64%的亡人火灾发生在农村和居民家庭。对此,河南省推行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成效明显:以乡镇和社区为基本单元,逐级细化“网格”,组织消防、治安、公安派出所全警参与,发动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力量,分片包段,拉网检查,群防群治,河南连续5年未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亡人火灾逐年大幅下降,2009年火灾死亡13人,创历史新低。
刘金国说,在“防火墙”建设过程中,将充分借鉴各地的一些先进做法,同时要鼓励各地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并及时总结推广经验。
多项举措筑牢“防火墙”基础
许多群众在受访时说,消防安全是社会安全的重要方面,也是一大难题,如何想出有效的新办法,让“防火墙”真正起到作用,这是老百姓最期待的。
“牢固确立预防为先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我们国家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刘金国表示,全国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能,全力推动政府和部门落实消防工作责任,提请政府制定消防事业发展规划,并纳入政府综合目标管理体系,加强检查督导和落实考评问责。
对于社会单位、农村和社区等消防基础薄弱的顽疾,“防火墙”工程规划中也开出了“药方”。
按照部署,各地将把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纳入地方性消防法规内容,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地方标准。针对不同对象,多形式、多渠道开展专题培训。将单位“四个能力”建设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内容,纳入单位等级、星级评定和安全评估内容。
同时,各地将推动乡镇、街道办事处消防联席会议制度,设立消防管理工作机构,配备消防专职干部;建立“网格”排查隐患机制,大力推进乡镇(街道)、社区消防力量建设,将消防安全纳入治安巡防内容,并配备必要装备器材,加强对保安人员的消防业务培训,广泛发展志愿、义务消防组织,最大限度地拓展基层消防力量的覆盖面。
此外,大众化消防宣传教育、多元化消防培训也被列为重点工作,以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全力提高公众的消防安全素质。
“对于‘防火墙’建设,我们是非常欢迎和支持的,安全是最大的节约,事故是最大的浪费,希望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在政府的组织下做好各项火灾预防工作,更重要的是强化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在每个人的心中筑起一道‘防火墙’。”河北省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典型之一、恒新纺织厂副总经理郝义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