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宜昌4月1日电(记者吴植)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1日发布消息说,今年第一季度通过三峡船闸的货运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4.8%,达1700万吨,创下2003年6月船闸试通航以来的同期最高值。尽管受冬季江上风雾频发、今年枯水期水位较去年低等不利影响,三峡蓄水后川江航运成本低、效益高的比较优势仍能充分显现。
据介绍,随着我国西南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近年国家对内河航运重视程度的提高,今年以来通过水上通道进出重庆、四川和往来沿江省市的货物量保持强劲增势,矿石、钢材、汽车、日用品等纷纷选择水路运输;加之冬季长江中下游电煤需求大,受气候严寒等影响,其他运输通道受阻,水运更成为一个主通道。
得益于煤炭“绿色通道”的开通,今年第一季度通过三峡船闸下行的电煤数量同比上升76%,达594万吨,占所有出川、渝等地过闸物资总量的70%以上。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多措并举,科学合理安排船舶过闸计划,保障了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的畅通,满足了长江沿线省市货运量激增的需要,让长江航运充分发挥出了促进经济发展、保障民生的作用。
统计显示,在2006年至2009年四年间,三峡船闸第一季度通过的货物量分别为793万吨、942万吨、1042万吨、1098万吨。今年第一季度的1700万吨,是2006年同期的两倍多,较2007年同期增长80.5%。
三峡船闸去年全年的货运量为6088.7万吨,为历史新高,预计今年仍将保持两位数增长,突破7000万吨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