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3月1日电(记者 杨希伟)湖北省政府与天门市等地政府1日在此间签订了引江济汉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拆迁安置责任书,标志着人工连通长江与汉江的“引江济汉”工程在湖北加快实施。
湖北省南水北调局局长郭志高在湖北省南水北调工作会议上说,江南平台入口
南水北调建设委员会已同意“引江济汉”工程于2010年开工建设,总投资为61.69亿元,今年安排的建设资金为10亿元。
“引江济汉”工程在湖北境内通过开挖人工渠道连通长江和汉江,是从长江荆江河段引水至汉江兴隆河段的大型输水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主体工程--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之一。
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工程项目。“引江济汉”工程则是南水北调中线四项治理工程之一,计划从长江荆江河段引水至江汉中下游,增加汉江中下游的水量,缓解因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调水与汉江中下游河道需水之间的矛盾,改善当地生态、工农业用水、航运等各方面的条件。
从长江向汉江兴隆以下河段补充因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调水而减少的水量,可改善该河段的生态、灌溉、供水、航运用水条件。据介绍,“引江济汉”渠道全长约67.23公里,多年平均输水37亿立方米,其中补充汉江水量31亿立方米,补充东荆河水量6亿立方米,既可满足汉江中下游两岸的生产生活需要,又对汉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在农业灌溉方面,工程建成后,在满足供水范围内7个城市用水的基础上,结合闸站改造,可使灌溉保证率提高到80%左右。
这项工程将配套建设航道、长江进口和汉江出口的千吨级船闸等设施,以改善现有通航条件,“引江济汉”渠道也将成为千吨级运河,缩短长江荆州段至汉江潜江段航程600多公里,节约物流成本。进而将长江沿岸钢铁石化工业走廊与汉江沿岸十堰-襄樊-武汉汽车工业走廊通过水路连接,有利于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武汉、襄樊和宜昌三个经济区域将通过水路联成一体,利于联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