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朱振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应加快"软件"建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0年02月20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曼谷2月20日电(记者史先振)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副秘书长朱振明19日下午在曼谷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应加快“软件”建设,实现区域经济合作便利化和自由化,造福区域各国人民。

    朱振明当天应邀出席泰国朱拉隆功大学亚洲研究所举办的以“大湄公河次区域跨境经济关系:影响与意义”为主题的国际会议,并作主旨发言。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是由亚洲开发银行1992年发起成立,由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等六个成员国共同参与的一个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1998年举行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第八次部长级会议提出了经济走廊的概念,其含义是将交通走廊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为各国间的合作与往来提供便利。

    朱振明说,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成立18年来,在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区域各成员国的社会制度、法律规章和管理模式存在不小差异,可能会对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目标产生一定影响。

    以通关为例,朱振明说,虽然中国云南昆明到泰国首都曼谷的昆曼公路已经全线贯通,但由于体制等方面的“软件”问题,昆曼公路现在存在“瓶颈”、“通而不畅”等问题。在老挝,如果错过正常通关时间,车辆必须等到下一个工作日才可以通关。“这不是两三天可以解决的问题,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他说。

    朱振明说,如何既不违反各成员国的制度和习惯,又能实现区域经济合作便利化和自由化,是摆在各国面前的一个课题。他建议从“一站式通关”、“一证式通行”等问题入手,实现区域内货物和人员的自由流通。“区域内各国海关、移民等部门的规定各不相同,如果能做到自由通行,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他说。

    朱振明说,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成立18年来,中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角色逐渐从参与者转变为推动者。

 
 
 相关链接
· 大湄公河次区域疟疾控制和消除培训班在上海举办
· 专家认为大湄公河次区域应更加完善互利合作机制
· 大湄公河次区域六国就加快经济走廊建设达成共识
· 第二届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论坛在金边召开
· 广西加大基建力度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贸易物流高层论坛开幕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