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宁夏"民生答卷":把民生计划作为第一品牌来打造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0年02月0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银川2月8日电(记者孙波 曹健 艾福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上说,‘民生问题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句话让我们这些来自最基层的群众感到非常温暖。”谈及民生计划,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代表、吴忠市利通区郭家桥乡刘湾村农民吴学红这样说。

    民生计划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每年年初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而制定的规划,每年10项内容30件实事。

    回眸宁夏民生计划执行三年间,从扶贫开发到教育公平,从医疗改革到廉租房建设,从创业带动就业到社会保障,看病贵、上学难、住房差等许多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或缓解,保民生成为宁夏保增长的根本,民生计划正成为“民心工程”、“品牌工程”而镌刻在宁夏620多万回汉群众心中。

    民生计划三年间:从民生工程到法治工程

    在刚刚结束的宁夏“两会”上,新一轮民生计划依然是最引人注目的热点。

    对比此前的民生计划,记者发现,新一轮民生计划除继续实施扶贫开发、扶弱助困、创业就业、教育惠民、卫生健康等计划外,新增了改善农民工务工条件、增强民生服务能力、提高食品安全质量、提升安全生产监督水平等实事。

    宁夏民生计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7年。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表示,宁夏这样的欠发达地区,解决民生问题比其他地方有更多的困难和更大的压力,更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全社会的力量,努力形成全社会关注、理解、支持和参与改善民生的强大力量。

    12万多人从不具备生存条件的大山深处搬出来了;92万过去从几十里外拉水的山区群众有了供水点;5万多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通过就业创业走上了工作岗位;80岁的老人可以领养老津贴了……一组组数据量化了在宁夏大地上发生的巨变。

    2009年,即民生计划执行第三年,宁夏政府将民生计划提交自治区人代会审议,这是宁夏“两会”历史上第一份“民生报告”,也是事关宁夏民生计划的一件里程碑式事件。

    “把民生报告纳入人代会议程,这在全国尚属首次,这是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生动体现。一方面是政府依法执政、执政为民的新举措,另一方面也是人大加强监督、促进发展的新途径。”自治区人大副主任马瑞文说,经过人大代表的审议,通过制度把人民改善民生的愿望上升为人民群众共同的意志,使原来的民生工程不仅仅成为民心工程,也成为法治工程,这是民生报告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审议讨论的深刻意义所在。

    同年,宁夏建立了民生计划资金投入机制,自治区新增财力的70%以上用于民生计划,重点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倾斜、向中南部贫困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

    为保证民生计划能够顺利实施,宁夏人大常委会搭建了专门的监督平台——“民生计划宁夏行”。2009年11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在“不扰民、不扰官”,谢绝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陪同的情况下,邀请人大代表、专业人士和新闻记者参加,赴各地查验民生计划进展情况,并随后对当年民生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进行了满意度测评。

    在30件实事分项测评中,满意度在90%以上的13项、80%至90%的15项、80%以下的两项,整体满意度为87.5%。为民办实事品牌工程覆盖面广、投入量大、受益人多、群众满意度高、社会反响良好、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代表委员们毫不吝啬溢美之辞来评价民生计划执行情况。

    事实上,最大限度地反映群众呼声和需要是民生计划让群众满意的关键。每年提出民生计划前,自治区政府都要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载体,向社会公开征集民生计划建议,并对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征集项目进行充分吸收。

    今年宁夏民生计划公开征集1个多月,共收到各方面推荐、应征的实事438件,其中社会各界群众应征143件。对征集到的实事,自治区政府按照“群众盼望、政府职能、财力可行、年内完成”的原则,提出了能够办得到、办得好的30件实事。

    “要把民生计划作为第一品牌打造,作为第一任务完成,真心实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自治区主席王正伟庄重承诺。

    33万学生一天一个鸡蛋引发热议:“小民生”事关和谐大局

    在今年的民生计划30件实事中,“为中南部贫困山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每人每天补助1个鸡蛋,以提高学生的营养健康水平”这一项工程获得了代表委员最多的掌声。

    宁夏中南部山区是宁夏最为贫困的区域,包括苦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当地不少学生为了省钱,每周从家里背干粮到学校,但他们的选择性很小,吃来吃去多是土豆和饼子。

    “学校食堂的师傅为了让学生吃不烦土豆,只能想着法儿变花样,土豆面、土豆丝、土豆片……尽量不要每天一个样。”固原市西吉县三合中学校长张玉良说。

    根据教育部门测算,宁夏南部山区9县(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每人每年发放鸡蛋250个,覆盖人数为33万人,预算资金约4100万元。

    来自山区的基层人大代表马玉芳说,每人一天一个鸡蛋,看似普通,却包含着一片爱心,将提高山区学生的营养,让他们健康成长。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民生问题哪怕再细小琐碎,也事关社会和谐大局。“近年来宁夏民生工作越做越细了”,很多代表委员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纵观近年来宁夏民生工作,为城乡困难群众发放春节“饺子费”、建设农村廉租房、实行新农合门诊大病统筹……这一项项民生举措看似细小,却无不体现着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理念。

    人们不禁要问:宁夏民生工作如此细致是如何做到的?自治区民政厅的一项活动或许能窥见一斑。2009年年底前,宁夏民政系统开展了“知冷暖、查实情、谋发展”的大型调研活动,500多名民政干部集中用一个月时间,进乡入村,走村串户,走访民政对象2618户,亲眼看,亲耳听,深入了解掌握民情民意。

    提高五保老人供养标准、提高孤儿供养标准、提高农村低保对象中的在校学生每月补助标准……针对发现的问题,宁夏“对症下单”开出了系列民生“良方”。

    由此可见,一份份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的交出,正是源于各级干部深入基层了解群众诉求的工作作风,源于敢找工作差距、查找不足的工作态度,源于从解决好一个个百姓生活小问题入手的工作方式。

    石嘴山市惠农区庙台乡53岁农民杜彦山是细致民生工作的直接受益者。2009年10月份,杜彦山搬进了23平方米的农村廉租房。新房地面已用水泥打平,墙壁粉刷成白色,屋顶装上了塑钢扣板顶,屋内显得非常整洁,自来水、电视闭路线直接通到家里。

    住在已修建了20多年的土房里,杜彦山曾经无数次梦想着有一天能搬进砖瓦房。然而作为家里主要劳动力的杜彦山身体并不好,原本不多的种地收入多用于看病吃药了。

    和杜彦山一样,在农村危房改造过程中,少数特困户即使政府资助1.3万元仍建不起房。为此,2009年,宁夏采取政府建设新房、特困户免费或交少量租金终身居住、房屋产权属于政府的方式,试行农村廉租房制度。截至目前,宁夏已建设农村廉租房1100多套,廉租房单间面积二三十平方米,根据人口多少,特困农民可分到一间或一间半新房。

    “农村廉租房让我告别了20年土房生活。有这样的房子住着,我也就心安了。”杜彦山说。

    民生不畏难 大手笔描绘宁夏幸福图景

    对应于“一个鸡蛋”、“一顿水饺”的细节民生,宁夏政府还排除困难,敢于啃“民生大工程”硬骨头:4万人的生态移民,4万户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10万人养老保险历史遗留问题、3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78亿元的大手笔投入力图为宁夏儿女描绘出一幅幸福图景。

    “一些地方的干旱情况非常严重,如果见到点水,连天上飞过的麻雀都会停下来喝一口。”自治区主席王正伟这样形容宁夏的缺水状况。

    到过宁夏的人总会听到当地人这样说:宁夏中部干旱带年降雨量只有200毫米,但年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

    记者近日在固原市原州区寨科乡寨科中学采访时恰遇两名学生在水窖旁打水,由于水位浅,只打上来了半桶水,水呈浑浊状态。七年级(2)班学生杨燕告诉记者,打回去的水需要放置10分钟,等水变清之后才能饮用。

    自治区水利厅厅长吴洪湘说,十年九旱的水资源特点决定了中部干旱带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水,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关键在水、希望在水。

    对此,宁夏采取了两种模式,一是将干旱带群众移民到扬黄工程覆盖区域,通过引水到群众家中,彻底解决群众饮水问题;另一种模式是将水引到距离群众较近区域,缩短群众拉水距离。

    这两种事关中部干旱带群众发展大计的模式在宁夏“民生报告”中位列首位。

    ——完成在建项目区设施配套,完成定居移民4万人;新开工8个项目区,建成可安置3万人的移民住房及生产生活配套设施。

    ——建成30处中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基本建成同心东部扩建和中卫兴仁重点供水工程,解决3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据自治区发改委统计,2009年宁夏用于生态移民的资金高达5.28亿元,而这些资金是通过整合宁夏17个厅局23类支农资金而来,达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目的。

    由于历史原因和制度的制约,一些过去曾在宁夏各类用人单位工作过已经离岗的人员仍在养老保险范围之外,1995年以后曾经与宁夏各类用人单位建立或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人员,也没有参保,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

    据相关部门统计,这类人群在宁夏共有10多万人,他们上访缠访不断,已成为影响宁夏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多年来,政府一直未能啃下这块“硬骨头”。

    “妥善解决10万人养老保险历史遗留问题。”今年“民生报告”中短短17个字的一句话不知安慰了多少为宁夏的发展奉献过青春的老人。

    纵观近万字的“民生报告”,可以读出当地政府针对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方面所做的切切实实的努力。

    宁夏财政厅厅长王和山说,宁夏的特点是“小财政、大民生”,2009年宁夏用于完成“民生计划”的资金有64亿元,而今年这一数据高达78亿元。另外,从大的民生概念来说,宁夏2009年近7成的财政用于支持民生。

    这样的投入对于地方财政总收入只有213.6亿元的宁夏不可谓不是“大手笔”。

    尽管宁夏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任务异常艰巨,但民生在自治区工作中的重要性却丝毫没有打折扣,相反,却是更加浓墨重彩。自治区主席王正伟说,老百姓有那么多困难,那么多愿望,那么多要求,尤其宁夏是一个民族地区,欠账多,基础差,老百姓的期望高。政府只能从实际出发,根据财力情况,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但对民生的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这样我们一年一年地坚持下去,总能解决老百姓期盼解决的问题。

 
 
 相关链接
· 宁夏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 2009年宁夏经济势头: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良好势头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