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新华社社评:“一国两制”实践的历史与时代高度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09年12月1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社评:“一国两制”实践的历史与时代高度
——写在澳门回归十周年之际

    新华社澳门12月18日电 澳门回归祖国业已10年,“一国两制”的制度安排使这个位于南中国的小城变得举世瞩目,同时也注定了它所进行的开拓性实践将熔铸成新的历史经典。

    1999年底,当五星红旗在澳门升起时,世界投来的目光是复杂的,有赞叹和期许,也有揣测与疑虑。“一国两制”这一人类发展史上极具魄力和魅力的伟大创举,在被称为“东方蒙特卡罗”的澳门变为现实后将如何发展?如今10年过去,澳门特区以实践铸就的事实如是作答:

    回归10年来,澳门的本地生产总值(GDP)从回归前的负增长跃升到回归后的年均增长13.3%,人均GDP达到3.9万美元,约为回归前的3倍;

    现在澳门社会安定,族群和谐,被誉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之一”;从2007至2008学年,澳门全面落实15年免费义务教育,成为世界上少数实现这一目标的地区之一……

    伟大构想催生了奇迹也引发着思考。当邓小平以历史巨人的高瞻远瞩,提出了极富智慧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时,很多人还无从领会这个发端于为解决台湾问题的伟大构想的内在张力,当这一伟大构想在港澳地区转化为波澜壮阔的有效实践后,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了“一国两制”的广博和深邃。随着这一实践的深入,“一国两制”方针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并一步步成就了澳门特区今天的巨变与辉煌。

    “一国两制”方针以其巨大活力,支撑了澳门10年来的繁荣稳定,促进和保障了澳门的高速发展,并且成为提升澳门竞争力的核心优势。作为一个既无先天资源又无技术优势的“微型经济体”,澳门在短短10年里得以实现跨越式发展,所仰仗的不仅仅是历史遗留的博彩业,而是 “一国两制”条件下形成的独特优势。在当今的国际经济大变局中,是“一国两制”的优势,使澳门能够倚靠祖国内地的高速发展,于区域经济合作的框架中,去探寻经济的适度多元发展的新路向;是“一国两制”的优势,使澳门在依据本地实际制定博彩业发展政策的同时,建成了一流水平的会展中心、文化中心,更成功地将由特殊历史积淀形成的独特建筑群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一国两制”的优势,使澳门逐渐清晰了自身“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新定位,并达成了向国际旅游中心城市的重要转变。正如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所说:“‘一国两制’是澳门发展与繁荣的保障。澳门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充分发挥 ‘一国两制’的政策优势。”

    澳门10年的实践之所以成功,其中一个更重要的前提就是澳门社会主流对构建和谐的认同。团结奋斗,不争拗,不折腾,不仅是澳门发展的经验,而且正在演化成当下澳门社会的共识。

    从人类历史发展和中华文化、文明等层面,多维度地探究“一国两制”内在意涵时不难发现,它与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民族个性与价值取向有相当程度的契合。如果将人类文明、中华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国两制”及和谐社会等概念贯以经纬地联系起来,就会发现“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并不会局限于一时一地,而是有其应有的历史和时代高度。无论是香港还是澳门,中国这两个特别行政区正在以自己对“一国两制”的实际体验,创立着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全新范式,也都在为人类文明做出自己的贡献。

    小小的澳门或许并不起眼,但因为一个伟大的构想在这里实施、实践而具有了世界和历史的意义。今天,我们站在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穿越历史的烟云,眺望未来的曙光,期待着澳门“一国两制”的开创性实践能够展现出更为勃勃的生机。

    这是游人在澳门大三巴牌坊观光(12月15日摄)。随着12月20日的临近,澳门街头装扮一新,充满了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的喜庆气氛。新华社记者 宋振平 摄

映日荷花别样红——澳门回归十周年·政治篇

    1999年12月20日零点,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澳门的夜空高高飘扬的那一刻,离散400多年的游子——澳门,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跨入了“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新时代。 >>>详细

特区10年成就不是神话——访澳门行政长官何厚铧

    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日近,已任两届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何厚铧也将“功成身退”。与回归时相比,54岁的何厚铧依然短发密实,但却已露斑白,这是10年回归激情岁月留给他容颜深刻的记忆。他感觉十分幸运,很满足地告诉新华社记者:“能为澳门、为国家做许多事情,最大的代价就是头发白了一点,算不了什么。” >>>详细

澳门回归十周年:澳珠口岸看今昔 未来让人期待

    明年年初,澳门关闸口岸第二期扩建工程将顺利完工。这座连同拱北口岸连接澳门与珠海的枢纽,将拥有50万人次的设计客流量来应对如潮的出入境人群。 >>>详细

澳门回归十周年:澳门公务员话说十年本地化

    “历史包袱很沉重,特别是整个官员的本地化,在过渡期基本没有启动。”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这样形容澳门公务员曾经面临的本地化困境。 >>>详细

 
 
 相关链接
· 澳门迎接回归十周年纪念日
· 访澳门立法会主席刘焯华:澳门居民真正成了主人
· 澳门回归十年粤澳贸易平稳发展 年均增长15.4%
· 盛世莲花别样红——澳门回归十年经济发展综述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