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返回东半球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09年11月2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雪龙”号11月28日电(记者 崔静)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于当地时间28日16时45分(北京时间29日凌晨1时45分),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穿越0度经线,从西半球返回东半球。

    “雪龙”号曾于11月1日从东半球驶入西半球。此后,“雪龙”号3次成功穿越西风带,先后完成在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卸货补给任务和在阿根廷乌斯怀亚港的油料、淡水补给,于22日正式踏上奔赴中国南极中山站的征程。在此次考察中,“雪龙”号已累计航行13400余海里(1海里等于1.852公里)。

    “雪龙”号大副朱兵说,返回东半球后,“雪龙”号仍将沿着南纬60度向东航行,预计于12月8日左右抵达中山站附近。此后,考察队将借助雪地车、小艇、直升机等运输工具,全面开展“陆海空”联合卸货作业。

    按照计划,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将在中山站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科学考察活动,同时派出昆仑站考察队和格罗夫山考察队,前往气候环境条件极为恶劣的南极内陆开展科学考察活动。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长城站物资卸运任务

    11月16日,考察队员在长城站码头吊运物资。经过连续4天的昼夜作战,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当天圆满完成在中国南极长城站的物资卸运任务,即将离开长城站奔赴中山站。新华社记者 崔静 摄

中国将在南极“冰盖之巅”开辟天文观测新窗口

    新华社“雪龙”号11月25日电(记者崔静)记者25日获悉,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将在位于南极“冰盖之巅”的冰穹A地区安装一台频谱范围更宽的太赫兹傅立叶频谱仪,这将为人类在冰穹A地区进行天文观测开辟新的窗口。

    中国南极天文中心的天文学家、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商朝晖介绍说,与中国目前在冰穹A天文观测站上架设的亚毫米波射电望远镜Pre-Heat能观测到450微米的单一频率信号相比,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制的这台太赫兹傅立叶频谱仪工作波长为20微米至400微米,对应频率范围可达15太赫兹至0.75太赫兹。

    他解释说,由于地球大气对水汽的吸收,从各类天体发出的信号在20微米至400微米这一波段实际上很难被观测到,且波长越短,越难穿过地球大气层。而冰穹A地区特殊的寒冷干燥环境,使信号在这一波段内被观测到成为可能。详细>>>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22日离开长城站奔赴中山站

    新华社南极长城站11月22日电(记者 崔静)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22日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驶离位于南极西部的长城站,奔赴位于南极东部的中山站,执行新一阶段的考察任务。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当地时间22日16时30分(北京时间23日4时30分)抵达长城站。从智利蓬塔乘飞机抵达长城站的5名考察队员上船后,“雪龙”号于22日20时20分(北京时间23日8时20分)再次起航,载着179名考察队员,全速驶向中山站。详细>>>

 
 
 相关链接
·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船驶入南极大陆周围的浮冰区
· 捡陨石 探冰芯——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亮点
· 我国拟在南极建遥感卫星接收站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 中国将在南极“冰盖之巅”开辟天文观测新窗口
· 农业部:我国南极海洋生物资源探捕年底启航
· 南极“冰盖之巅”的中国天文观测站创纪录运行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