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信心·热情·亮点——共同期待一届最好的世博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09年11月25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巴黎11月24日电(记者 李学梅) “还有158天,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简称上海世博会)就要正式拉开帷幕。此时此刻,我想说,让我们共同期待大门打开的一刻,让我们共同期待一届最好的世博会”,24日,在国际展览局第146次全体大会会场,该组织秘书长洛塞泰斯对记者说,脸上满是笑容与信心。

    同日,中国代表团向国展局进行了上海世博会开幕前的最后一次情况陈述,无论是谈到应对经济危机的信心,还是谈到各国参展的热情,抑或历数上海世博会的亮点,上海世博会的组织者向人们传达了这样的信息:中国将在世博会历史长卷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筹备工作受关注

    本次国展局大会是上海世博会开幕前召开的最后一次全会,受到各方关注。国展局总部位于法国巴黎,所以法国当地记者得到了优先发问的机会。在24日上午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来自法国电视2台、法国国际广播电台、《论坛报》、《回声报》以及《观点》杂志等法主流媒体的记者争相向中国代表团抛出心中的疑问,大到世博会预算、小到1000万张门票的具体分配方案,问题包罗万象,代表团成员一一详加解释。

    “请问上海世博会的高速公路圈是否包括宁波?”一位记者提了个十分专业的问题。

    “不,目前只到杭州。”

    “请问世博会与奥运会是否有可比性?”

    “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世博会参与的国家与组织更多,时间持续得更长……”

    “请问世博会门票在中国境内与境外是否等价?”

    “是的,而且如果现在订购,还能享受到折扣,”风趣的回答令在场记者不禁莞尔。

    一个多小时在问答中很快过去,主持人不得不打断记者们的提问。曾在北京生活4年的法国电视2台记者伊莎贝尔·贝希勒尔对记者说,她不久前曾受邀前往上海访问,感受到了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现在人们都很关注中国的发展,我希望了解中国在环保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我相信通过上海世博会,你们可以做得更好”。

    危机中逆流而上

    在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大背景下,上海世博会的前景一度令人十分担心,但当记者就此询问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委员、上海市常务副市长杨雄时,他的回答令人多少有些意外:“经济危机对世博会有影响,但影响是正面的,不是负面的”。这一回答也得到了中国贸促会副会长王锦珍的赞同。

    “我们曾经担心过,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确认参展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宣布退出世博会,相反,参展方越来越多,到目前为止,一共有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展。一些国家不仅没有减少参展的经费,反而增加了预算”,王锦珍说。

    他认为,这首先得益于参展方对上海世博会的重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它关系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其次,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各国都遭遇了一些问题,比如交通拥堵、能耗增加等,因此人们希望通过世博会找到其中的解决之道;第三,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各领域都取得了很大发展,这里蕴含了巨大的商机。尤其是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政府提出了扩大内需的口号,这也让国外商家看到了希望”。

    作为国展局负责人之一,洛塞泰斯毫不掩饰对中国和上海的信心,“各国之所以表现出如此高涨的热情,就是因为世博会在上海召开!城市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其中包含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价值,参展方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来展示自己,重振经济,另外它们也希望借此机会表示自己对未来的信心”。

    三大亮点创造历史

    据杨雄介绍,本次世博会有三大亮点,首先是世博会历史上的几个“最”:园区面积最大,达5.28平方公里;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最多,迄今已有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定参展;参观人数最多,预计可能达到一亿人次。

    第二个亮点是上海世博会两个首创,其一是“网上世博会”,它运用三维虚拟、多媒体等技术,将上海世博会园区以及园区内的展馆用三维方式再现到互联网上,令全球网民足不出户,就可浏览世博会园区和展馆;其二是“最佳城市实践区”,这在世博会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主办方在世界范围内选取了50多个实例,通过一个委员会的遴选,向参观者展示世界各国成功实例。

    第三个亮点是可看的东西多。杨雄说,上海世博会有最新的环保、生态和低碳技术的展示,有各具特色的场馆,还有200余场文艺活动所呈现的精彩文化盛宴。“当然,不同参观者关注的重点各有不同,但我们希望世博会能够做到老少咸宜,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从而得到文化、经济和科技的全方位享受。”

    “我们的目标不是打破纪录,而是想在世博会历史上留下中国印记,对全世界以及中国的城市化做出贡献,”他强调说。

    1910年,一个名叫陆士谔的晚清文人曾在他的小说《新中国》中预测,100年后的上海浦东将举办“万国博览会”,此外,他还预言了过江隧道和地铁等新生事物,这在当时饱受欺凌的中国人看来,无异于痴人说梦,而现在的上海正在逐渐接近梦想的实现。国展局主席让-皮埃尔·蓝峰说,在听取中国代表团的最后一次陈述后,他有理由相信,上海世博会将取得“巨大成功”。

 
 
 相关链接
· 国际展览局充分肯定上海世博会筹办工作
· 上海世博会凝聚信心 中国连任国展局执委会成员
· 国际展览局对上海世博会筹办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 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利物浦案例展区移交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