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三峡工程有望在11月上旬实现175米最高蓄水水位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09年10月24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宜昌10月24日电(记者陈思武、吴植)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总经理李永安24日透露,三峡工程蓄水目前进展顺利,为缓解长江中下游面临的干旱局面,最近蓄水的进度有所放慢,175米最高蓄水水位目标可望在11月上旬首次实现。

    这是三峡工程左岸电站厂房坝段外景(10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杜华举 摄

    李永安在参加“中华鲟全人工繁殖研究成果鉴定会”时表示,三峡工程蓄水位目前已超过了170米,从整个试验性蓄水的情况来看,各方面情况都很正常。最近一段时间,长江上游流量很小,三峡工程为缓解长江中下游面临的严重干旱问题,下泄流量要保证在8000立方米/秒左右,使蓄水的进度受到影响,预计原定10月底完成的蓄水175米的目标要到11月上旬才能完成。

    李永安说,如果今年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达到175米,就可以按照初步设计的最终规模全面发挥三峡工程全面的效益。

    截至24日15时,三峡水库坝前水位已上涨至170.39米,比9月15日起蓄时的145.87米上涨了24.52米,离今年最高蓄水目标水位175米只有4.61米,下泄流量也达到8230立方米/秒。

    据介绍,三峡工程今年试验性蓄水将遵循江南平台入口 确定的“安全、科学、稳妥、渐进”的原则进行。在蓄水过程中,将兼顾上、下游需求,正确处理防洪、发电、航运和供水之间的关系。

    10月21日,一名技术人员在三峡电站中央控制室监控机组运行情况。新华社记者 杜华举 摄

    李永安表示,经过江南平台入口 领导批准,由中国科学院去年组织40多名院士和数百名专家对三峡工程进行了为期1年的阶段性评估,今年完成的评估报告总的结论是三峡工程开工建设以来,枢纽工程建设、库区移民安置、生态和环境保护等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初期运行开始发挥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实践证明,原来论证的总结论和建设方案是完全正确的。

    去年,三峡工程进行了首次试验性蓄水,水位由145米蓄至172.8米。试验性蓄水表明,枢纽建筑物和机电设备经受了高水头考验,水库库岸稳定好于预期。采取“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方案建设的三峡工程,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已先后于2003年和2006年分别实现了135米水位和156米水位的蓄水目标。

175米试验性蓄水以来三峡大坝五级船闸运行顺利

    新华社宜昌10月21日电(记者 陈思武 袁志国)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三峡船闸管理处处长徐祖亮21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自从9月15日三峡工程启动175米试验性蓄水以来,大坝五级船闸运行很顺利,迄今为止未发生一起通航事故。

    据徐祖亮介绍,从9月15日启动175米试验性蓄水以来至10月20日,三峡大坝总共通过了890个闸次,通行船只数量达5600艘,通过货物达676万吨,旅客达83600人次,各项数据与9月份平均水平差不多。

三峡水库加大下泄量缓解长江中下游水位下降趋势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记者 姚润丰)记者20日从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获悉,为缓解长江中下游水位下降趋势,国家防总紧急调度三峡水库加大下泄流量。同时向湖南、江西两省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加强领导,强化应急水量调度和应急水源工程措施,全力保障洞庭湖、鄱阳湖湖区群众生活用水安全,统筹工农业生产和航运等用水需求。

    据悉,今年8月份以来,湖南、江西两省持续晴热高温少雨,江河来水偏少,水利工程蓄水不足,部分地区发生严重的伏秋连旱。9月份以来,湖南、江西两省降水偏少近五成至八成,长江流域干支流来水明显偏少。近期湘江和赣江中下游出现历史最低水位,洞庭湖、鄱阳湖水位也大大低于历史同期,给两省沿江、沿湖地区城乡供水和航运带来一定影响。

 
 
 相关链接
· 三峡工程坝前水位突破170米 蓄水进入最后冲刺
· 三峡工程蓄水进展顺利 下月初有望实现175米目标
· 175米试验性蓄水以来三峡大坝五级船闸运行顺利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