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夯实民航强国基础—写在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之时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09年10月17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西安10月17日电(记者 林红梅、毛海峰)2009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17日在陕西拉开大幕。举办通用航空大会的目的,是为了推动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通用航空在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快通用航空发展,是我国实施民航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通用航空产业链初步形成,但发展滞后

    我国的通用航空始于1912年,我国航空界的先驱冯如在广东进行飞行表演。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民航局组建新中国第一个通用航空飞行队伍,开展农业灭虫和森林防火作业。目前,我国通用航空已基本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涵盖了通用航空的飞机制造、运营、维修、机场建设、代理服务以及金融、保险服务等环节,并辐射到机械制造、能源、高新电子产品等诸多领域。目前,我国通用航空领域已形成了近100家企业、896架飞机、70个机场和329个起降点、8000多从业人员、年作业飞行量近12万小时的规模,作业项目覆盖了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公共服务以及航空消费等诸多领域。

    与通用航空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通用航空整体发展尚处于较低水平。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分析指出,从国内看,与我国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比,通用航空发展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省(区、市)至今还没有通用航空企业,占国土面积近1/2的西部地区,通用航空企业数量仅占总数的1/5。二是与航空运输发展不协调。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国民航运输飞行人员共14170人,而通用航空飞行员仅有3076人,呈“倒金字塔”型,通用航空与航空运输发展明显不协调。三是作业服务能力不足。据统计,仅2008年农、林、工业、电力等行业,对通用航空飞机的需求缺口就高达170余架。

    现行空域管理模式限制了通用航空的发展。据业内人士介绍,中国空域使用的审批程序过于复杂,通用航空进口飞机关税等较高,进入门槛过高,导致通用航空发展缓慢,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加快通用航空发展,对拉动内需有积极作用

    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居民对通用航空领域的消费能力、消费意愿已积累到较高的程度。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企业、个人自行购置航空器的现象屡见不鲜。一旦外部保障环境得到根本改善,通用航空消费市场将迎来加速发展的新局面,对于拉动国内需求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今年3月份,在江南平台入口 印发的“三定”规定通知中,明确把通用航空的行业管理,列为中国民用航空局三项应加强的职责之一。李家祥表示,民航局党组已把促进通用航空发展,列为民航行业进行机制体制创新的八个重要任务之一。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民航行业平稳较快发展,民航局2008年底出台了十项具体措施,其中第九条是“促进通用航空发展,扩大航空服务范围”,主要措施包括:以农林航空、紧急医疗救护以及短途客货邮等为主要服务对象,在东北和西部偏远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兴建通用航空机场;大力支持有条件的通用航空企业在上述地区使用小型航空器,从事短途客货邮业务,与干支线航空运输有效衔接,进一步增强航空运输网络的通达性;支持社会力量购买私用、自用航空器,简化引进、适航管理及登记程序,完善空域保障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和促进公众对通用航空的消费。今年7月份,民航局还拟定了《关于加快通用航空发展的意见》的一揽子行业发展政策,争取年底前出台,以进一步全面、系统的推进通用航空的发展。

    李家祥指出,促进通用航空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民航局已先后确立了东北地区通用航空政策试点、内蒙古通勤航空试点、新疆通勤航空与飞行员培训试点、江苏通用航空应急救援试点等项目。今年8月份,又积极支持陕西省政府“航空立省”的发展思路,明确把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蒲城通用航空产业园区列为民航试点园区。通过通用航空发展,服务于地方的经济社会建设,形成广泛参与、多方共赢的发展格局。

 
 
 相关链接
· 民航局:扩大内需效应显现 中国小型机场逆势上扬
· 9月中国民航继续盈利 民航小型机场活跃度提高
· 2010年度中国民航空中警察录用考试公告
· 2010年度中国民航空中警察录用考试公告
· 中国民航空中警察总队系统
· 西北唯一通过民航局验收的通用航空机场正式启用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