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11日上午乘“雪龙”号启程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09年10月1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上海10月11日电(记者崔静、张建松)伴随着一声悠远雄浑的长鸣,我国唯一一艘极地考察船“雪龙”号11日上午10时许驶离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中国极地考察专用码头,搭载着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员启程奔赴南极。

    10月11日,科考队员与送行者挥手告别。当日,中国第2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启程奔赴南极。新华社记者 陈飞 摄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由251名队员组成,包括长城站考察队员60人,中山站考察队员84人,昆仑站和格罗夫山内陆考察队员30人,南大洋考察队员13人,国际合作2人以及船员等随船人员62人,这是除1984年中国首次南极考察以来人员最多的一次,其中166名考察队员乘坐“雪龙”号从上海港出发,其余人员将在沿途登船或乘飞机前往南极。

    按照计划,“雪龙”号从上海出发后,将经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港停靠补给后,到长城站卸运物资,再经阿根廷乌斯怀亚港加油、加水补给后,到中山站卸货。在完成各项考察任务后,拟定于2010年4月10日返回上海。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领队袁绍宏表示,在为期近180天的考察期间内,考察队将执行59项科学考察任务,是中国南极考察历史上任务最重的一次。除执行长城站、中山站的常规科学考察和后勤保障任务外,将重点进行昆仑站和格罗夫山的内陆科学考察。

    我国于2009年初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建成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第26次南极考察期间,考察队员将进行深冰芯钻探的前期准备工作,在昆仑站构筑深冰芯钻探的场地,同时继续开展中山站至冰穹A断面的冰川学观测、冰穹A天文台址测量和天文观测以及测绘学考察,并将完成昆仑站的二期工程,包括安装调试污水处理等设备。

    南极格罗夫山哈丁山是我国设立的第一个“南极特别保护区”。第26次南极考察期间,我国科考队员将在格罗夫山地区进行第5次科学考察,对格罗夫山的暴露年龄、新生代沉积岩及其孢粉、地质构造、现代冰雪界面环境化学及生态地质学等进行研究,对格罗夫山冰下古沉积盆地进行地球物理勘探,在核心地区进行测绘,同时在格罗夫山区收集陨石。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10日正式公布组队情况

    10月10日,“雪龙”号停泊在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当日,即将启程赴南极的我国极地科考船“雪龙”号停泊在上海浦东外高桥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目前,“雪龙”号的各类物资装备补给基本载运完毕,将于11日准时启航。本次南极考察队由251名队员组成,是我国开展南极考察以来人员最多的一次。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

    集结待发的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10日正式公布组队情况,考察队整体趋向年轻化,队员平均年龄仅为35.8岁。

    据了解,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队员共计251人,其中中方人员245人,年龄最大的59岁,年龄最小的仅20岁。此外,本次考察队还有6名外方人员参加,包括从澳大利亚租用的S76轻型直升机机组人员3人,来自俄罗斯的卡莫夫(Ka-32)直升机导航人员1人,以及2名澳大利亚科考人员。 详细>>>

我南极科考准备工作就绪 "雪龙"号将于11日启航

    记者从上海边防检查部门和我国第26次南极科考队获悉,即将启程赴南极的我国极地科考船“雪龙”号,其首次携带的自备大载重吨位直升机9日第一次移出机库,停置于船尾停机坪上。目前,“雪龙”号的各类物资装备补给基本载运完毕,将于11日准时启航。 详细>>>

 
 
 相关链接
·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10日正式公布组队情况
· 中国第二十六次南极考察队日前集结完毕整装待发
· 我南极科考准备工作就绪 "雪龙"号将于11日启航
· 我国科考队员将赴南极搜寻陨石和宇宙尘样品
· 我国第26次南极科考准备就绪 飞机装备大幅提升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