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就欧盟裁定对中国产无缝钢管征收最终反倾销税表示不满
新华社北京10月6日电(记者王希)10月6日,欧盟部长理事会发布公告,裁定中国输欧无缝钢管对欧盟产业构成损害威胁,决定征收17.7%至39.2%的最终反倾销税。商务部公平贸易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这一裁定表示不满。
这位负责人指出,在该案调查过程中,中方多次强调指出,WTO反倾销协议对“损害威胁”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WTO各成员在以“损害威胁”为由发起反倾销调查、采取反倾销措施上都持高度审慎立场,实践中此类反倾销措施也十分罕见。同时,中方用大量的数据及事实证明,中国无缝钢管对欧盟出口完全是市场需求决定的,并未对欧盟产业形成冲击,欧盟产业主要指标都是正常的,没有遭遇“损害威胁”。遗憾的是,欧方置WTO规则和事实于不顾,执意决定对中国无缝钢管采取最终反倾销措施。
这位负责人强调,中方认为,在当前世界经济处于危机的形势下,欧方对本案的最终裁定,违背了欧盟在G20峰会上抵制贸易保护主义的承诺,违反了WTO贸易救济规则,损害了中国产业的实际利益,也损害了欧盟的整体利益,中方将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

商务部就欧盟对华无缝钢管征收反倾销税发表谈话
4月8日,欧委会发布公告,对中国产无缝钢管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商务部公平贸易局负责人日前发表谈话,对此表示高度关切。该负责人指出,2008年7月9日,欧委会应欧盟业界要求仅以损害威胁为由对中国产无缝钢管发起反倾销调查,中方明确表示反对。中方的态度和立场是一贯的,我们反对欧委会随意使用损害威胁标准进行贸易救济调查。
该负责人强调,WTO反倾销协议对损害威胁的规定十分严格,要基于事实,而不是仅依据指控、推测和极小的可能性,造成的损害也必须是能够明显预见和迫近的。反倾销协议同时规定,主管机关应审查申请中提供的证据的准确性和充分性,以确定是否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发起调查是适当的。WTO各成员在以损害威胁为由发起反倾销调查问题上高度审慎,实践中此类反倾销调查也极为罕见。详细>>>
商务部:希望欧盟内部抑制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记者王希)商务部欧洲司司长孙永福31日说,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欧双边贸易摩擦随着贸易额的增长在加速,希望欧盟从内部抑制贸易保护主义势力的抬头。
孙永福是在31日举行的商务部“中欧经贸”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做出上述表示的。孙永福说,中欧双边贸易摩擦随着贸易额的增长在加速,其中有些争端从立案、调查到裁决都存在明显不规范、不符合WTO原则之处,对此中国已经将部分案件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详细>>>
商务部副部长:加强合作是促进经济复苏最佳选择
新华社伦敦9月15日电(记者 陈文仙 王振华 王亚宏)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陈健15日表示,“抱团取暖”、加强合作是当前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的最佳选择。
陈健在当天举行的第二届博鳌亚洲论坛国际资本峰会上说,贸易保护主义拯救不了世界经济,以邻为壑只会加剧危机,贸易保护主义只会减少商业机会,最终导致两败俱伤,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应借刺激经济之名,行保护主义之实。各国应积极维护开放的贸易和投资环境,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自由化,创造国际经贸合作有利环境,为困境中的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