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9月16日电(记者俞俭)武汉市15日召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全面启动医改,确保带给城乡居民“四大实惠”:平时少得病,患病有保障,看病更方便,治病少花钱。
预防控制在先,平时少得病。16日向社会公布的武汉市医改方案提出建立市、区、街(乡镇)、社区4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尽最大努力降低重大传染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城乡居民的危害,确保老百姓“平时少得病”。从2009年开始,政府逐步向城乡居民按项目免费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完善医保体系,患病有保障。2009年至2011年,武汉市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大学生、农民工群体将纳入医保,使城镇职工医保参保率达到95%、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达到90%、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同时提高医保筹资标准,提高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医保最高支付限额。
城乡就近就医,看病更方便。武汉市将用3年时间建成比较完善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完成全市84家乡镇卫生院和1800个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任务,使全市城乡群众不出社区、乡村就能享受到便捷有效的服务。同时,完善基层与大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度,缓解大医院“挂号难、看病难”的状况。
降低医药费用,治病少花钱。武汉市将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实行零差率销售,逐步降低药品费用。采取降低CT等大型设备检查费用、开展单病种费用限价管理、推行医疗检查“一单通”等措施,努力减轻群众用药就医负担。